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分层级培训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分层级培训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儿科护理成员组建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活动主题,收集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03日我院儿科住院进行留置针静脉穿刺患儿数据,留置针穿刺446人 重复穿刺94人,成功率79%。分析小儿穿刺成功率现状,进行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并制定对策,根据儿科护士分级N0-N4级,分层级开展培训。收集2023年10月13日-10月26日我院儿科住院进行留置针静脉穿刺患儿数据,留置针穿刺408人,重复穿刺40人,成功率90.2%。结果: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由79.00% 提高为90.2%,目标达成率为91%,进步率为48%。品管圈实施期间,分层级培训后进行临床数据收集对比,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圈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品管手法均有一定程度提升。结论:基于品管圈活动的分层级培训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圈员综合能力。
关键词 品管圈;分层级培训;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静脉治疗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1]。随着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各类患儿的输液治疗当中,其避免血管反复穿刺,减少药液渗漏等优势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认可。由于儿科患儿年龄小,环境陌生,对治疗护理措施恐惧等导致多数患儿穿刺配合度差。加上患儿本身疾病与血管原因条件及护士穿刺技术、心理因素、沟通技巧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技术成为儿科护士培训的基础项目。需要根据护士分级情况针对性制定培训目标、计划[2]。品管圈活动通过由点及面的管理措施,进而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3]。为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研究者于2023年7月—2023年10月基于品管圈进行分层级培训,以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取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03日及2023 年10月13日—2023年10月26日研究组在我院儿科住院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月 21日—8月03日为对照组,10月13日—10月26日为研究组。
1. 2 方法
1.2.1 组建品管圈选定主题 由儿科9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均为本科;平均年龄36岁;圈员从医院政策、急迫性、 圈能力3个方面打分,选取“小儿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1.2.2 现状把握 调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进行留置针穿刺446例患儿情况,结果显示94例病患儿重复穿刺,成功率为79.00%;穿刺失败原因调查中,技术因素72例,未妥善按压固定因素 43例,护士心理因素23例,患儿血管因素16例,穿刺部位因素8例,环境因素7例,留置针因素4例。见表一
1.2.3 目标设定 经调查,2023年 7月 21日—2023年 8月03日在我院儿科住院进行留置针静脉穿刺患儿446人,重复穿刺94人,成功率79%。设定圈能力为78%,改善重点为 79.77%,故拟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目标为将小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率由改善前的79.00%提高到改善后的92.00%。
1.2.4原因分析 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从人、物品、环境、方法等进行要因分析,绘制鱼骨图,见图 1。
1.2.5 对策制定和实施
根据分析的原因制定对策。①环境:穿刺室嘈杂,安排根据排队秩序逐一进行穿刺,尽量减少陪伴进入穿刺室;光线不足,申请无影灯。②物品:针型不同,联系掌握各种针型的穿刺;针头堵塞,穿刺前检查。③人:加强沟通技巧;培养服务意识,避免情绪化;保证充分休息;培养自信心,加强穿刺技能。④方法:姿势固定,学习固定方法,教会家长固定;经验不足及穿刺技术,开展穿刺技术理论与沟通技巧等讲课,寻找穿刺机会,多练习,安排高年资教授穿刺经验;根据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培训,全员熟悉健康宣教内容。⑤分层级培训:我院儿科护士进行留置针穿刺人员27名,均为本科,其中高级3人,中级8人,初级8人,护士2人,规培护士6人。平均年龄36岁。根据工作年限、职称及工作能力综合评价分为N0-N4级,N4级1人,N3级2人,N2级8人,N1级10人,N0级6人。从收集数据发现N0、N1级穿刺失败率相对较高。就留置针穿刺操作相关技能,开展培训,全员分层级参与。分派1名N3或N2中穿刺技术较好者分别于1名N0及1名N1护士组成一对一指导小组,导师督促进行练习。 见表2。
1. 3 观察指标 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儿科住院患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及圈员综合能力。
1. 4 统计学方法 定性资料采用百分数(%),定量资料采用均数。
2 结果
1 有形效果:指用数量表示的成果。改善后穿刺408人,重复穿刺44人,改善后失败率为11%(成功89%)目标达成率为91%。进步率为48%。
2 无形效果:活动前后全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品管手法均有所提升(见表 3)雷达图见图二
讨论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常规护理操作。护士穿刺时一针见血,是家长的期望,也是护理人员的追求,更是减少护患矛盾的关键。成功的静脉穿刺不仅要掌握过硬的穿刺技术,还要有安静整洁的环境,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沟通能力,四者缺一不可。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小儿留置针静脉穿刺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层级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特别是对N0-N1级护士的培训效果较为明显。同时,圈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品管手法均有一定程度提升。因此,品管圈活动的分层级培训可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圈员综合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欣娟,丁炎明,郑一宁.我国30家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2020年《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实施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09):1281-1284.
[2]鲍文,黄慧英,罗爱玲,等.护士分层级培训在护士综合能力提升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16):9-12.DOI:10.19435/j.1672-1721.2024.16.003.
[3]杨素雯,陈锦英,王晓秋.静疗小组品管圈活动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3):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