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职业本科英语教育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探索

李冰岩
  
文理媒体号
2023年84期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河南省周口市 466000

摘要:在职业本科英语教育的过程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教育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业本科英语教育;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

一、引言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职业本科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其英语教育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将跨文化交际能力融入其中。对于职业本科学生而言,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与国际同行交流、参与国际项目合作,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然而,当前职业本科英语教育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深入探索如何在职业本科英语教育中有效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职业本科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职业本科英语课程体系中跨文化交际课程较少,且跨文化内容在英语综合课程中比重低。大部分课程侧重于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如词汇、语法等。跨文化交际课程与其他英语课程及专业课程关联性不强,缺乏与专业英语技能训练的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侧重知识单向传递,缺乏深入探讨文化内涵和交际策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限,未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的互动性。英语教师跨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培训计划缺乏针对性,影响了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的提升。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以笔试为主,缺乏对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

三、职业本科英语教育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适当增加跨文化交际专门课程的课时,同时在英语综合课程中融入更多跨文化内容。例如,可以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课时从每周 1 - 2 节增加到 3 - 4 节,并在英语精读、听力、口语等课程中每单元设置专门的跨文化板块。课程内容可以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交礼仪、商务文化等,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

加强跨文化交际课程与其他英语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关联性。将跨文化交际知识与英语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在听说读写课程中设计具有跨文化交际情境的任务。例如,在口语课中设置跨文化商务谈判、国际旅游接待等场景模拟练习;在写作课中安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信函、学术论文写作等任务。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将跨文化交际与专业课程内容相融合。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介绍国际软件项目合作中的跨文化问题;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讲解国际酒店服务中的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在讲解跨文化交际知识时,组织学生就特定的文化话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例如,在讨论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和了解到的国外教育情况进行讨论。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如国际会议、留学咨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策略。同时,运用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成功或失败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跨文化交际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高质量的国外电影、纪录片、广告等视频资料,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元素。例如,通过观看不同国家的商业广告,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观念和营销策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搭建跨文化交际学习社区,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文化介绍文章、在线课程、文化测试等。同时,借助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创建逼真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交际过程,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英语教师自主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参加跨文化交际相关的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等。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和时间安排,帮助教师提升跨文化素养。例如,选派教师参加国际跨文化交际培训项目,到国外知名院校或文化研究机构学习。同时,要求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不同行业国际合作中的跨文化交际实际需求,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结合职业场景传授跨文化知识。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与发展机制,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跨文化交际专项培训,邀请国内外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和培训。为教师创造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如与国外院校开展教师互访、联合教学等活动。此外,鼓励教师开展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促进教师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方面的专业发展。

(四)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在考核内容中增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查比重。除了传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考核外,增加文化知识测试、跨文化交际情境分析、案例解读等内容。例如,在考试中设置题目,要求学生分析中西方在商务宴请、礼物赠送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正确做法。在口语考核中,设计跨文化交际场景,考查学生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沟通能力和交际策略运用能力。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笔试外,增加口语评价、实践项目评价、小组作业评价等。例如,通过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实践项目中的表现,如国际文化节活动组织、模拟跨国公司项目合作等,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根据小组作业中对跨文化案例的分析深度、解决方案的合理性等评价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四、结论

在职业本科英语教育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适应全球化发展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职业本科英语教育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以及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实践策略,可以有效弥补这些不足。这将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职业本科英语人才,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求,提升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在国际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职业本科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弼权.职业本科大学英语的职场英语能力培养:定位、瓶颈和路径[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4,33(03):16-21+33.

[2]郑弼权.职业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职业教育,2024,23(17):36-39.

[3]何少芳.职业本科英语教育教学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1):2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