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字化赋能,构建“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董萍萍 陈铖 代凤 冯露虹
  
文理媒体号
2024年92期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40256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通过构建“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以提升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研究首先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对教育模式的影响,明确了“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的内涵与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赋能下的“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设计,包括数字化平台的搭建、课程体系的精准对接、技能竞赛的数字化转型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数字化认证与管理。本研究不仅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也为其他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应用,“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将持续优化与创新,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赋能;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质量

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和行业标准的不断提升,对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婴幼儿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健康成长与教育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然而,当前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职业资格证书获取难度大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因此,探索数字化技术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构建“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成为提升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1.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是近年来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还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提升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不断融入,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虚拟实验室、智能教学系统等数字化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数字化技术还能够实现远程教学、在线互动、实时反馈等功能,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灵活便捷。

在学生学习方面,数字化技术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数字化技术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推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数字化技术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通过数字化平台,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跨越地域、学校的界限,实现广泛的传播和共享。这不仅有助于缩小教育资源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还能够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对教育评价和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学校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的构建理论基础

“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的构建,其理论基础根植于产教融合、终身学习理念以及能力本位教育思想。首先,产教融合理论强调教育与产业的紧密对接,通过产业需求引导教育内容,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这一理论为“岗课赛证”深度融合提供了方向性指导,要求课程体系必须紧密围绕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行业的岗位需求进行设置,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场景的高度契合。同时,产教融合理论还倡导学校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通过共同开发课程、组织技能竞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等方式,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

其次,终身学习理念强调个体在一生中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发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在“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的构建中,这一理念要求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等环节的设置,也为学生提供了持续学习、提升自我、实现职业发展的平台。

最后,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核心,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的构建中,这一理念要求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核心职业素养,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组织技能竞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力本位教育思想还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通过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评价等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数字化赋能下的“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设计

数字化赋能下的“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设计,旨在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该体系以数字化平台为载体,整合课程资源、实训环境、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等多元要素,形成一个高效协同、动态调整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在课程设计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行业岗位需求,精准定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构建与婴幼儿托育服务实际工作岗位紧密对接的课程体系。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优化,引入行业专家、企业导师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确保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在实训教学方面,数字化技术为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室、在线实训平台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操作,体验真实工作场景,提升实践技能。同时,平台还能记录学生的实训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和成长路径规划。

技能竞赛作为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也在数字化赋能下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在线竞赛系统,可以组织跨地域、跨学校的技能比拼,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竞赛内容与行业标准的紧密结合,使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接近行业前沿,提升职业素养。

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是连接教育与就业的桥梁。数字化平台可以整合职业资格证书的申报、培训、考试、认证等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可以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证书认证标准,确保学生所持证书的市场认可度。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化赋能下的“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体系设计,在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该体系不仅满足了行业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还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学习路径和成长平台。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应用,该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美.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探析 [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 7 (15): 102-105.

[2]黄秋金. 基于“岗课赛证”的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探究——以婴幼儿生活照护课程为例 [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36 (05): 38-43.

[3]陈敏,宋婕. 早期教育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H校为例 [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 (03): 27-30.

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