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高中英语语法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研究

昝羊吉照玛
  
文理媒体号
2024年93期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733299

摘要: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现象。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法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法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本研究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通过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思维导图

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往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而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和输出。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加工工具,帮助学生将复杂的语法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和记忆的信息结构,有助于加强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加工和编码,从而促进学生将语法知识从短时记忆转移到长时记忆中。同时,思维导图通过简化信息结构,减少冗余信息,有助于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需要根据英语语法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适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也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法知识;还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对思维导图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熟悉所要教授的高中英语语法知识,包括其定义、用法、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等。同时应对语法点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有所了解,以便在讲解时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然后,教师应根据语法点准备相关的例句,这些例句应简洁明了,能够直接体现语法点的用法,还应搜集或制作与语法点相关的图片、图表或动画,并根据语法知识的结构和层次,设计清晰、简洁的思维导图。

例如,“定冠词的用法”是高中英语语法知识中较为基础的部分,也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投影屏幕上展示一个简化的思维导图框架,中心主题为“定冠词(The)”,然后从中心主题延伸出几个主要分支,如“定义”、“功能”、“使用规则”和“例句分析”;在“定义”分支下,教师需要简要解释定冠词“the”在英语中的基本含义,即用于特指已知或双方都能确定的事物,也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比如指着教室里的某张桌子说:“This is the table we will use for our group work.”;在“功能”分支下,教师应列出定冠词的主要功能,如使名词具体化、表示类别中的特定成员、表示独一无二的事物等,并通过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如“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太阳从东方升起),强调太阳的独一无二性;在“使用规则”分支下,教师可以列出定冠词的一些常见使用场景,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前(the moon, the sun)、已知或上文提到的事物前(the book I bought yesterday)、 某些专有名词前(the Great Wall, the United States)、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前(the first, the best)等等,强调这些规则时,可以结合例句进行说明,如“He is the tallest boy in our class.”;在“例句分析”分支下,教师可以列出几个包含定冠词的例句,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句子中定冠词的作用。如: The cat is sitting on the mat;She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The capital of France is Paris.等等。

在学生理解基本定义和规则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互动环节,如“快速判断”游戏,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是否需要加定冠词“the”,并解释原因,或者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造句,包含定冠词,并分享给小组同学,互相评价。最后,课堂回到思维导图框架,教师总结定冠词的基本表达和使用规则,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寻找包含定冠词的例句,并分析其用法,以巩固所学知识。

二、调动学习思维

即结合思维导图,详细讲解高中英语语法知识的要点和难点。并通过例句、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同时更加有效的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前进,让他们能够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学到什么样的程度。

例如,“As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高中英语语法学习的重难点,教师要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含义出发,通过生动的例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关于As引导的句式,而这又建立在学生对主句和从句的充分理解上。因此在教授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特别是由“As”引导的句子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复杂语法结构:首先,思维导图的中心节点是“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解释: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是对先行词的额外说明,不是句子必需的部分,用逗号与主句隔开。)→引出“As”引导的特殊用法→分支一: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基本特征(子节点:用逗号与主句隔开;提供额外信息,不改变主句意思;关系词不省略)→分支二:“As”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子节点:含义、结构、例句)→分支三:分析例题,深入理解“As”引导句(子节点:例题+分析)→分支四:主句与从句的理解(子节点:主句+从句)。教师提供几个包含“As”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句子,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每个从句的含义、作用以及与主句的关系,并鼓励学生自己造句,尝试使用“As”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并分享给小组同学,互相评价。最后回到思维导图,教师总结“As”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含义、结构、用法以及主句与从句的关系,强调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在提供额外信息、丰富句子表达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以及“As”引导的特殊句式,同时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互动练习,加深对这些语法点的理解和应用。

三、增强语用意识

思维导图不仅展示了语法知识的静态结构,还可以通过添加例句、语境分析等元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法知识的实际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使用的规律和特点,提升他们的语用分析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例句中的语法结构、语境意义等,逐步掌握如何在实际交流中准确、得体地运用语法知识。

以高中英语中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知识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合,以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首先,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是比较级与最高级→-定义与功能→构成规则(形容词与副词、不规则变化)→用法与句型(比较级、最高级)。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进行对话或写作,如描述班级中的同学、城市的特点等,或可以提供包含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点及语境意义;还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如简要介绍同级比较与倍数表达,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语法视野,帮助他们更全面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

参考文献

[1] 赵阳.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动词的非谓语形式为例[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23.

[2] 康慧风.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非谓语动词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赣南师范大学,2023.

[3] 郑德敏.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法复习课上的应用对策研究——以名词性从句复习课为例[J]. 考试周刊,2023(26):109-113.

[4] 李文轩.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法复习中的应用研究--以定语从句和名词从句为例[D]. 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22.

课题名称:新课标视域下的农牧区高中英语语法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QJX23YB178

作者信息:昝羊吉照玛 女, 藏族,甘肃天祝人,研究方向:高中英语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