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策略研究

周志凤 刘楚平
  
文理媒体号
2024年93期
公安县南平镇港关小学

摘要: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不能只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应该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成绩为导向的评价方法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本文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优化原则及目标,并从教学评价维度以及教学评价指标设计两个角度提出评价体系优化策略,旨在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优化

国家教育部根据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为课程改革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谓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学科领域内,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的关键知识、技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态度,它们既是学生终身学习与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跨学科能力和素养。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在数学学科教学评价之中融入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全面评估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一、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优化原则及目标

(一)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优化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评价体系应紧密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需求,确保评价指标设计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潜力。

(2)全面性原则

评价应涵盖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多个方面,不仅限于知识技能,还应包括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创新、批判性思维、合作、数学建模能力等,形成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评价。

(3)发展性原则

评价应关注学生个体成长过程,强调进步、潜能与成就,而非单一成绩比较,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鼓励学生持续学习,促进自我提升,反映学习轨迹与能力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目标

由于小学数学的各知识点之间彼此关联密切,在制订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目标中,必须妥善处理不同阶段、模块、单元学习质量标准以及与不同模块学习要求之间的相互关联。优化的数学课程评价结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数学基础素质培育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整体呈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呈现作为评价重要指标;要科学、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保证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形成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创新、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要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创新。

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策略

(一)教学评价维度多元化

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指标的优化设计需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强调数学能力、思维、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与社会应用等多维度。构建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多元评价主要围绕评价标准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评价标准多元。老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鼓励其挑战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评价标准不仅包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涵盖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

第二,评价内容多元。既要评价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也需重视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内容需涉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如数学与科学、艺术、社会等领域的融合项目。并且需纳入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自信心、合作态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非认知因素的评价。

第三,评价方式多元。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笔试,还应加入口头报告、数学日记、项目作业、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例如,对于某个数学定理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口头报告来阐述其理解和推导过程;通过数学日记记录自己的思考和学习心得;参与项目作业,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数学定理或公式的正确性。

(二)教学评价指标设计多样化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当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还要涵盖教师的教学质量与专业成长,形成一个全面、互动的评价生态系统。从数学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评价体系,核心在于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全面、递进阶的评价框架,旨在通过量化和质性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学相长。首先,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侧重于知识的记忆与技能的简单应用,而忽视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优化学生学习成果与发展体系设计时,将项目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评价引入知识理解与技能掌握评价的技能运用能力中。例如,为测试评价指标设计的合理性,在学习“分数的认识与运算”时,设计了一个“分蛋糕”的实践活动。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合理地将蛋糕分给不同数量的小朋友,并解释分配的依据。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还评价了他们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技能运用能力。其次,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日志、同学互评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和学习习惯。例如,可设立“数学学习之星”评选活动,对学习态度积极、习惯良好的学生进行表彰,从而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可通过组织数学竞赛、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与变换”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创意图案,并利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进行创作。最后,在评价体系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与引导。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的美妙、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在小组合作完成数学任务时,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还可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与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结束语: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因此评价体系也需要随之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未来需要密切关注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及时更新和调整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标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研究,明确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方式,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融合,持续探索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素养要求,进一步丰富评价维度和指标,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创新等方面的评价,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帮助了解自身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此外,还要加强对评价体系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其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持续发挥优化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邾海燕.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策略探究[J].智力,2024,(07):143-146.

[2]贺瑜.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J].教育,2024,(04):28-30.

[3]杨宏.项目式测评: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业评价方式——以“改造学校游泳池”评价活动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4,(06):84-90.

[4]韩牛孝.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4,(02):80-82.

[5]何开平.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81-83.DOI:10.16681/j.cnki.wcqe.20201203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