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究基于情境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李曾曾
  
文理媒体号
2024年99期
永城市第三初级中学 河南省商丘市 4766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情境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文章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策略:音乐渲染情境、角色扮演体验情境、生活情境迁移,并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表明,这些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古诗词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古诗词素养,对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注重字词解释和背诵,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本文提出基于情境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这一无国界的语言,自古以来便是情感交流与心灵共鸣的桥梁。在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广阔舞台上,音乐的融入如同一股清泉,为学生的学习之旅平添了几分灵动与深邃。

以苏轼的传世佳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跨越时空的界限,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领略其艺术魅力,教师在课前巧妙地播放了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曲基于原词创作,旋律优美,情感真挚,瞬间将课堂带入了一个梦幻而深情的氛围之中。随着王菲空灵而深情的歌声响起,学生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苏轼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歌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王菲的演绎下,不仅保留了原词的韵味,更增添了几分现代的气息,让学生们在熟悉与新奇之间找到了共鸣。在音乐的引领下,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皓月当空之下,与词人一同举杯邀月,探问人生的真谛。音乐的渲染,使得《水调歌头》中的意境更加鲜活而立体。学生们在歌声中不仅领略到了词中对于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深刻体会到了词人对亲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音乐的加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更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了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与探索欲。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了主动探索诗词世界的小小旅者。他们在音乐的引领下,自由地穿梭于古诗词的海洋,感受着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与人文关怀,让古诗词教学焕发出了更加迷人的光彩。

二、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通过模拟特定情境中的角色扮演,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理解诗词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从而深化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石壕吏》为例,这首诗生动描绘了战乱时期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惨遭遇。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老妇、县吏等关键角色。通过精心准备和排练,学生们可以生动地再现诗词中的场景和情节。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深入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体会老妇的悲伤、愤恨与无奈之情,以及县吏的横蛮气势。这样的表演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诗词基础,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词中的情感冲突和人物性格的鲜明特点。他们能够在表演中体会到老妇的无奈与坚韧,以及县吏的冷酷与无情。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角色扮演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尝试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增添更多的乐趣和深度。

三、生活情境迁移

生活情境迁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古诗词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通过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出贴近学生日常经验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古诗词这一特定领域,生活情境迁移的应用尤为关键。古诗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这些意象和情感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然而,通过生活情境迁移,教师可以巧妙地拉近这种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春望》为例,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诗人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其中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山河依旧的沉痛感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句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情感体验。比如,当学生们身处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时,那种孤独、无助和思念的情感是否与诗人有所共鸣?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生活情境迁移的应用。例如,让学生尝试用现代文翻译诗词,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中的画面。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生活情境迁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生活情境迁移策略,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论:基于情境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音乐渲染情境、角色扮演体验情境、生活情境迁移等具体策略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这些策略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基于情境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玥玥.探究基于情境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4,(32):101-103.

[2]杨丽莎.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D].大理大学,20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