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高海拔特殊气候的高速公路养护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扎桑
  
文理媒体号
2025年17期
西藏自治区高等级公路事业发展和应急保障中心山南养护中心 856000

摘要:高海拔地区特殊气候给高速公路养护带来严峻挑战,常规材料难以满足需求。筛选适配新材料成为保障公路质量的关键,需综合考量低温抗裂、抗紫外线老化、抗风蚀与抗冻融等性能。通过科学的选择要点与方法,将新材料融入路面养护与路基防护,不仅能提升养护效果,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与环境效益,有力保障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的耐久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高海拔;特殊气候;高速公路养护;新材料;选择应用

引言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作为连接偏远区域、促进经济交流的交通命脉,在现代交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其面临的特殊气候条件十分恶劣,低温使得路面材料收缩变脆,强紫外线加速材料老化分解,大风裹挟砂石侵蚀路面,冻融循环反复破坏路基结构。这些因素严重威胁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传统养护材料难以应对如此复杂的气候环境,因此,选择和应用新型养护材料迫在眉睫。

一、高海拔特殊气候对高速公路养护材料的性能需求

1.1 低温抗裂性能需求

高海拔地区气温常年偏低,尤其是冬季,极端低温可达零下数十摄氏度。在这种环境下,路面材料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应力集中,若材料低温抗裂性能不足,极易出现裂缝。普通沥青在低温下会变硬变脆,柔韧性大幅下降,难以适应温度变化。而具有良好低温抗裂性能的材料,如添加了特殊聚合物的改性沥青,能在低温下保持一定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有效抵抗裂缝产生。此类材料分子结构稳定,能在温度骤变时,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缓冲应力,从而维持路面的完整性。

1.2 抗紫外线老化性能需求

高海拔地区大气层稀薄,紫外线辐射强度远高于平原地区。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会使路面和防护材料的分子结构发生断裂和降解,导致材料性能劣化。例如,传统的水泥基材料在紫外线作用下,表面会逐渐粉化,强度降低。具备抗紫外线老化性能的新材料,通常添加了紫外线吸收剂或稳定剂,能够有效吸收或反射紫外线,阻止其对材料分子的破坏。像一些新型合成材料,通过特殊的化学键设计,增强分子间的结合力,提高材料的抗老化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1.3 抗风蚀与抗冻融性能需求

高海拔地区风力强劲,风沙侵蚀严重,对路面和路基防护材料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要求极高。同时,昼夜温差大,频繁的冻融循环会使材料内部产生膨胀和收缩应力,加速材料损坏。例如,普通的砂石材料在风蚀作用下,表面会迅速磨损,而在冻融循环中,孔隙水结冰膨胀会导致材料开裂破碎。抗风蚀与抗冻融性能好的材料,如高强度的耐磨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其表面硬度高,能有效抵御风沙的冲刷,且内部结构致密,能减少水分侵入,降低冻融破坏的影响。

二、高速公路养护新材料的选择要点与方法

2.1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材料筛选原则

在选择新材料时,首要考虑的是材料对高海拔特殊气候的适应性。需综合评估材料在低温、强紫外线、大风和冻融等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优先选择在类似气候地区有成功应用案例的材料,参考其实际使用效果和耐久性数据。同时,关注材料的性价比,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合理的材料,确保养护工作的可持续性。例如,对于路面材料,既要保证其在低温下的抗裂性能,又要考虑其价格是否在预算范围内,以及施工和维护成本的高低。

2.2 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

为准确判断新材料是否符合要求,需采用科学的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针对低温抗裂性能,可通过低温弯曲试验、冻断试验等,测定材料在低温下的柔韧性和断裂强度。对于抗紫外线老化性能,利用紫外线加速老化试验箱,模拟高海拔地区的紫外线辐射环境,测试材料在不同老化时间后的性能变化。抗风蚀性能可通过风沙冲蚀试验进行评估,抗冻融性能则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来检测。通过这些严格的测试,获取材料性能的准确数据,为材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2.3 新材料与现有养护技术的兼容性考量

新材料的应用需与现有养护技术相兼容,以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方面,要考虑新材料的施工工艺是否与现有设备和施工流程相匹配。例如,某些新材料可能需要特殊的施工设备或工艺,若现有养护单位无法满足,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要评估新材料与原有路面、路基材料的结合性能。若结合不牢固,可能导致分层、脱落等问题,影响养护效果。在选择新材料时,需充分调研其与现有养护技术的兼容性,必要时对现有技术进行适当改进或调整。

三、新材料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策略与前景

3.1 新材料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方案

在路面养护中,根据不同的病害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新材料和应用方案。对于轻微裂缝,可采用新型的灌缝材料,如高性能的聚氨酯密封胶,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柔韧性,能有效填充裂缝并防止水分侵入。在施工时,需先对裂缝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灰尘,再将密封胶均匀注入,保证填充饱满。对于大面积的路面磨损和老化,可采用微表处技术,使用添加了特殊添加剂的改性乳化沥青和优质集料,形成一层耐磨、防水、抗滑的表面磨耗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养护效果。例如,精确控制改性乳化沥青与集料的比例,依据不同路段交通流量和气候条件调整添加剂用量,保证磨耗层的性能稳定,提升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3.2 新材料在路基防护中的应用实践

在路基防护方面,新材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如高强度的土工格栅,增强路基的稳定性。土工格栅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与土体的摩擦力,能有效约束土体变形,防止路基滑坡和坍塌。在铺设土工格栅时,要注意其铺设方向和层数,确保与土体紧密结合。对于易受冻融影响的路基,可铺设新型的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降低路基内部的温度变化,减少冻融破坏。同时,利用新型的抗侵蚀材料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防止雨水和风沙侵蚀,保护路基的完整性。比如,在边坡上喷涂高分子抗侵蚀涂料,形成保护膜,阻挡雨水渗透和风沙磨损,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保障高速公路的基础稳固。

3.3 新材料应用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展望

新材料的应用不仅能提升高速公路养护效果,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经济效益来看,虽然新材料的初期采购成本可能较高,但由于其耐久性好,能减少养护次数和维修成本,从长期来看可降低总体养护费用。例如,使用高性能的路面材料,可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因频繁维修导致的交通中断和经济损失。在环境效益方面,一些新材料更加环保,如可降解的土工合成材料,减少了传统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新材料的应用能减少养护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有利于实现绿色养护。

四、结论

高海拔特殊气候给高速公路养护带来诸多难题,选择与应用合适的新材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通过深入了解高海拔特殊气候对养护材料的性能需求,遵循科学的选择要点与方法,将新材料合理应用于路面养护和路基防护,不仅能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蕾.高速公路养护中的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应用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4,53(06):102-104+11.

[2]甄旭明.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加固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4,(36):137-139.

[3]张雷.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24,(05):86-8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