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支持体系构建基于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

唐中华
  
文理媒体号
2025年23期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重庆北碚 400700

摘要:随着社会对特殊教育关注的提升,自闭症幼儿的融合教育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深入剖析自闭症幼儿在学前融合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并从微观、中观、外观及宏观系统层面,提出构建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以期为自闭症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教育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学前教育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语言迟缓、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等特征。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使得自闭症幼儿的教育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融合教育主张将特殊儿童安置于普通教育环境中,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与成长,已被视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解自闭症幼儿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面且系统的框架,有助于我们从多个层面构建有效的支持体系。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在一个由多个相互嵌套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些生态系统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和互动的环境,如家庭、学校班级等;中观系统指的是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外观系统虽不直接包含个体,但会对个体所处的微观系统产生影响,像家长的工作环境等;宏观系统则涵盖了社会文化、价值观、政策法规等大的背景因素。

二、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学前融合教育实践中,自闭症幼儿面临诸多挑战。在微观系统层面,幼儿园教师往往缺乏针对自闭症幼儿的专业教育技能,难以满足其特殊教育需求。班级环境也未充分考虑自闭症幼儿的特点,如嘈杂的环境可能会加重他们的焦虑情绪。在中观系统方面,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合作不够紧密,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导致教育策略难以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有效衔接。外观系统中,社会资源的支持不足,例如缺乏专业的自闭症康复机构与幼儿园的合作,家长在工作中也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来平衡家庭与照顾自闭症幼儿的责任。宏观系统上,相关政策法规虽强调融合教育,但在具体实施细则和监督机制方面尚不完善,社会对自闭症的认知和接纳程度仍有待提高。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融合教育支持体系构建

(一)微观系统支持

1.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应定期组织针对自闭症幼儿教育的专业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案例分析,提升教师对自闭症的认知及教学策略运用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更新教育理念。例如,通过学习应用行为分析(ABA)、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等方法,为自闭症幼儿提供更有效的教学。

2.班级环境优化:打造安静、舒适且结构化的班级环境。设置专门的感官区域,满足自闭症幼儿对感官刺激的特殊需求;利用视觉提示,如图片、时间表等,帮助幼儿理解日常活动流程。合理安排座位,减少干扰因素,确保自闭症幼儿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二)中观系统支持

1.家园合作强化:建立定期的家园沟通机制,如每周一次的线上家长会或每月一次的线下座谈会,分享自闭症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共同商讨教育策略。幼儿园可以为家长提供家庭干预指导,如亲子游戏设计、日常行为训练方法等。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在家中延续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实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2.合作开展:不同幼儿园之间可以开展交流活动,分享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经验和资源。例如,组织联合教学观摩活动,互相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经验。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与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共同提升融合教育质量。

(三)外观系统支持

1.社会资源整合: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引导专业的康复机构与幼儿园合作,为自闭症幼儿提供更全面的康复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捐赠物资、提供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支持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活动。社区也可以组织相关的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自闭症的认知和接纳度,为自闭症幼儿及其家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家长支持网络搭建:成立自闭症幼儿家长互助组织,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平台,让家长们分享经验、互相支持。组织家长培训活动,邀请专家为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教育知识培训等,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照顾自闭症幼儿的压力,提升教育能力。

(四)宏观系统支持

1.政策法规完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融合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目标、实施细则和保障措施。例如,制定详细的自闭症幼儿入园 估标准 情况为其匹配适宜的教育资源。加大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财政投入,支持幼儿园开展特殊 的感统训练器材、建设安静的个别化教育辅导室等;设立专项教师培训基金,定期选 闭症教育专业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立融合教育质量监督机制,定期对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工 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幼儿园的评级、财政补贴挂钩,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

2.社会文化建设:通过媒体、公益广告等多种渠道,加强对自闭症的宣传,普及自闭症知识,消除社会对自闭症幼儿的误解和偏见。如拍摄系列公益纪录片,展现自闭症幼儿的生活与成长故事,让大众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倡导包容、接纳的社会文化价值观,鼓励普通民众积极参与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社区可组织亲子互助活动,让普通儿童与自闭症幼儿共同参与游戏,增进彼此了解。学校也可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关爱自闭症同学,为自闭症幼儿创造一个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结论

生态系统理论为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视角。通过从微观、中观、外观及宏观系统层面入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能够为自闭症幼儿在学前融合教育中提供更适宜的发展环境,促进其在社交、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以及政府等各方力量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每一个自闭症幼儿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孙玉婷.融合教育环境下自闭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育界,2024,(29):20-22.

[2]王晓燕,官昕.轻度自闭症幼儿的融合教育个案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15):31-33.

[3]杨筱含.上善若水,融合共生——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案例解析[J].教育视界,2024,(20):72-7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