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李永腾
  
常规媒体号
2023年11期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264670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机电一体化技术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化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机电一体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人工智能;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工业生产制造中,虽然目前国内的人工智能还处在发展初期,但是它已经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机电一体化技术朝着智能化、模块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机电一体化领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人工智能与机电一体化概述

1.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种新型的科技,它适合于新时代下的人类的生产生活模式,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和行为习惯,在不同的层面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其实,人工智能技术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模拟人脑逻辑思考过程,在此基础上所呈现出来的技术表达结果,与人的思考和行为更为契合。当前,智能机器人、集中数据管理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结果已经开始进入实践,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人工智能系统,特别是深入到高端领域,而在制造业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了工业的品质与效率,减少了对人工作业的依赖性,释放了劳力,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节约经济费用和人力损失的一种主要途径。

1.2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我国科学技术持续提升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学科综合性、专业性特点,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广,包括计算机、电子、机械、力学、自动化、通信等技术领域[1]。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对机械制造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其智能化发展。传统的机械行业中,机电产品主要是包括电子、机械两个部分,且两者处于分离的状态,没有进行有机地结合,两者之间的交互性较差。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无论是电子技术,还是机械工业生产技术,智能化水平都持续提升,两者的结合也更加紧密,机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整个流程充分结合了电子技术,让我国工业走向了智能化时代。

2.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2.1汽车智能制造方面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各个领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在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在汽车制造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尤为突出。现代汽车制造过程中,从设计、生产、检测到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能够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在汽车智能制造方面的应用包括:

(1)设计阶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仿真模拟,可以在产品设计初期就预测和发现问题,从而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

(2)生产阶段: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并且能够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生产管理。例如,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和减少浪费。

(3)检测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产品检测环节,通过机器视觉等技术对产品进行自动化的缺陷检测和识别,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4)销售和服务阶段: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和服务[2]。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车辆的远程监控和维护等方面,提高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2.2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相结合,我们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自动化的设备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还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

首先,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传统的机电一体化设备需要人工操作,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操作过程也比较复杂,容易出错。而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其次,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传统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缺乏对环境的感知和适应能力,无法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而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感知和适应能力,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应用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传统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高温、振动等不良环境因素,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而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避免不良环境因素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3]。

因此,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应该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应用和发展。

2.3人工智能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电气工程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气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优化。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自动识别和预测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各种模式和趋势。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历史数据,发现导致设备故障的模式,从而提前预警并防止故障发生。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使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还包括对系统的故障诊断和修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系统故障的快速识别和定位,甚至可以在故障发生之前就预测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另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比较,人工智能可以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4]。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自动调整和优化系统的配置和布局,使系统更加适应实际需求。因此,人工智能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它可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干预和操作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在理论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将来的发展都是相互补充的,两者在相互交融的发展过程中,可逐渐地实现智能化绿色化、模块化、微型化和网络化,从而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于磊.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J]. 数字化用户,2019(19):159.

[2]雷燕红,吴式胜,隆正丽,等. 探究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3(5):344-346.

[3]史显柯.人工智能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展望[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9):235-236.

[4]杨亚莉.智能化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装配过程优化中的应用[J]. 集成电路应用,2023,40(7):340-34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