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工程监理中的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韩伟强
  
常规媒体号
2023年11期
广东胜通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210000

摘要:工程监理中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是新时期建筑工程行业对工程监理工作提出的新任务,监理技术创新与转型成功,有利于提升监理工作效率,与建筑工程行业数字化发展形成匹配。本文就针对工程监理中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进行分析研究,文章主要研究工程监理中的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重要性、创新转型现状,并对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出建议,旨在加快工程监理技术创新与转型。

关键词:工程监理;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

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技术革命再次席卷我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各行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行业, 正在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以工程监理环节为例,伴随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传统工程监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因此,工程监理在此时期顺应变革潮流,开展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确保在建筑工程数字化转型之际,切实做好高效的监理工作。

一、工程监理的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工程监理的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因此技术创新与转型势在必行。而从当前工程监理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应用现状来看,其重要性或者说展现出的优势作用已经非常明显。

(一)有利于提升工程监理效果

新时期工程监理工作技术创新可以改善施工技术的实施效果,通过高效的监理发现细节问题,并快速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有利于提高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另外,新监理技术应用后,降低监理工作的难度,保障监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例如,通过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监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降低工程监理成本

工程监理的数字化转型可以降低工程监理的成本。数字化工具和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避免浪费和重复投入。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等多方面的降本增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例如,通过引入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可以减少人工巡检的频率和成本,同时提高对施工现场的管控能力。

在建筑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工程监理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工程监理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工程监理的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

早在2016年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了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行业监管与服务信息化、专项信息技术应用及信息标准化的目标,经过多年发展,工程监理行业逐渐深化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使我国工程监理进入到新阶段。如今,工程监理的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已经达到新高度,未来的发展也需要在当前基础之上,因此深入探讨工程监理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现状极为重要。

(一)多元新技术创新应用

1.BIM技术创新应用。BIM技术是现代化建筑工程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且有效的技术,技术本身就为建筑工程行业量身打造。BIM技术在起初阶段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以及管理,工程中监理中应用BIM技术也是在工程管理中得到启发。实践证明,BIM技术在工程监理中应用确实有效,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监理效率,促使工程监理转型。监理业务范围广,需要从设计到施工等多个阶段的监督和管理,传统建立工作难度大。而应用BIM技术后,监理工作更加便利,此时监理方可在规范化基础上代替业主利用BIM系统完成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如,工程监理可利用BIM技术生成全生命周期监理服务,为业主提供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的BIM监理咨询,全程利用BIM技术完成工程监理管控,包括设计阶段对图纸进行监督验证,施工阶段对工程施工进行模拟,帮助业主找寻问题,实施专业化的监理监控。在竣工验收环节,监理部门利用BIM技术建立模型,对竣工验收BIM模型设备、材料中包含的数据信息进行核查,对附加或关联相关验收资料及信息审查,帮助业主完成精细化验收。目前,建筑工程现场监理利用BIM技术正在构建“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的监理机制,为日后监理工作发展打好基础,更能够提升监理工作效率。

2.无人机技术应用。无人机技术是现代社会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其在监理工作中应用已经成熟,虽然未全面普及,但是也已经形成技术创新的优势。现代建筑工程规模逐渐扩大,工程监理工作需要巡视施工现场,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或者大型设备(如塔吊)等监理工作中,不仅困难且比较危险。因此,在监理工作技术创新中,有关专家提出无人机监理技术创新思路,利用无人机实施监理,拓展了监理面积、高度以及速度,同时也保障监理人员安全。如,在大型项目监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部分监理单位在监理中派遣无人搭载摄像头巡航拍摄作业,对危险区域、“高大”工程进行全面巡航监测,此时监理工作人员仅需按照计划操控无人机进行监理,利用无人机拍摄获取现场的高清画面,了解施工情况、工程质量情况,避免重复作用,避免了危险作业。

3.视频监控技术应用。现代视频监控技术已经逐渐完善,视频清晰度更高,安全性更高,视频监控覆盖面更广。在该技术创新应用下,不仅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利好,也方便了工程监理工作。目前,现代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已经开始利用工程现场的视频监控系统及技术实施监理,传统监理工作具有滞后性,进入监理工作时许多不规则操作已经停止,但是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而利用视频监控技术进行监理,监理工作人员完全能够做到二十四小时跟踪监理,或者可以通过视频回放对施工现场作业进行监理。工程监理的视频监控技术应用已经覆盖整个施工现场,可以完成设备、物料以及人员的监理,监理工作中通过视频发现问题,通过远程喊话发出提醒,高效便捷地完成监理工作,实现监理工作模式创新。

(二)数字化转型已经初见规模

数字化转型是工程监理发展的主要思路。在监理技术创新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可能,因为数字化技术是集成应用技术,需要配合其他技术才能形成应用效果。因此,工程监理的数字化转型其实就是依靠技术创新完成。而目前来看,工程监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构建数字化监理系统,从而使监理工作更加系统化,更加专业化。例如,现代工程监理单位已经开始利用技术创新构建监理现场数字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在技术创新加成下具有稳定的性能,构建综合监理功能,满足现场的一切监理工作需求。系统包含参加会议管理、通用信息管理、巡视检查管理、人员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应用平台能实现越发精细化的,借助数字化技术措施。利用信息化系统就确保对于现场的各项稳定品质数据做到实时把,无论是品质或者设备使用状况等,实现零距离精细化的管理。运用针对的各项数据,包括考勤数据、费用数据等多项数据快速分析就能够生成分析某个员工的数据机动模型,从而深入了解其发展状况[1]。

综上研究可知数字化转型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技术创新促成数字化转型,也是技术创新融合方向,工程监理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需要协调开展,明确二者关系后采取措施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确保转型后监理工作发挥有效作用。

三、工程监理的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建议

工程监理的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已经开始全面展开,但是部分技术应用或者数字化转型应用依然不够成熟。因此,本文在经过上述研究后,给工程监理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提出发展建议。

(一)以新技术快速推动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监理工作也需要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趋势。监理企业可以建立信息化平台,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实现监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这不仅能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还能提升监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培养新时期的新人才

监理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及应用都不能缺少专业化。因此,监理企业需要注重监理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对现有监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尤其是要培养监理人员的技术创新意识,构建技术创新型团队。同时,也可以通过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理队伍[2]。

(三)完成新时期监理工作制度

在技术创新转型背景下,制度也需要跟进创新,匹配技术应用,为技术应用做好基础保障。在制度层面,监理企业需要完善相关的监理制度,包括监理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监理工作规范、监理责任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完善,可以规范监理行为,在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监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熟练应用新技术,更需要明确技术应用规范,防止不规范应用技术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3]。

结束语

工程监理对于工程建设而言至关重要,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点工作。因此,在新时期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背景下,有关部门及建筑企业应全力创新工程监理技术,助力工程监理转型。希望本文研究能够对工程监理技术创新及数字化转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国胜,杜鹏飞.数字化转型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增量还是提质?[J].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 2022(10):98-110.

[2]陈光,刘纪超,马云飞.数字化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项目为例[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2, 14(5):110-115.

[3]聂军.数字化转型,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2(3):50-5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