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策略
摘要:思维品质主要是指个体在思考解决某一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系列认知,包括了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不仅能够推动学生掌握综合英语知识和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性、逻辑性、创造性、执行思维。基于此,本文立足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从课前、课后和课中环节出发对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品质发展:教学策略
目前,小学英语部分教学已经停留在分散的单词、词句记忆和简单的语法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不仅会影响学生构建完整的英语整体和系统学习思维,还会阻碍学生持续性学习英语的效率[1]。而立足思维品质发展开展的有效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推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之前零散知识系统化和框架化,还能够推动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为实现这一目标,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详细思考和研究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思维品质发展相关教学。
一、课前:立足教材文本,深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大致的方向。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时候应该在课前立足教材文本深挖教学内容[2]。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线下和线上两个方面出发研读和挖掘教材内容中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相关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线下听经验教师讲课和自主研读教材的方式,初步挖掘教材文本中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内容。经验教师的讲课能够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深层含义和培养思维品质的方法。
二、课中:立足教学内容,开展分层活动
(一)通过多样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与辨析教学知识
通过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与辨析教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不同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观察与辨析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教授人教PEP版六年级下册“Unit 1 How tall are you?”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多样方式培养学生观察与辨析的思维品质。结合教学内容可知,此节的教学重点是形容词的比较级。基于此,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身高不同裙子长短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他们的身高不同和长短。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可以感受taller和shorter、longer和shorter之间的不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辨析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够在无意识中培养思维品质。此外,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和创新等思维能力。
(二)基于多样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和推断知识内容
通过归纳和推断,学生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和评估不同观点和解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假设,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归纳和推断知识的内容。
例如,以人教版PEP版六年级下册“unit 2 Last weekend”为例,教师就应该结合多样问题引导学生在归纳和推断知识内容的时候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归纳上周末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What activities did you do last weekend?”"What activities did your desk mate do? ”"What activities did your classmates in your class do?”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观察和归纳出上周末自己和了解其余同学的活动内容。此外,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了解同桌、班级其他同学周末的活动。如此的教学就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
(三)立足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敢于批评和创新应用
基础知识是学习的基石,学生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和创新。只有深入了解和理解基础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批评和创新的应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设计、引导与促误、资源和支持的提供、自主性和探究空间的提供。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现有知识,建立一个安全且互相尊重的氛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以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分析和评估不同观点和解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设。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在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应用。教师还可以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进一步提高思维品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项目或任务,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应用,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三、课后:立足教学成果,设计相关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通常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答题正确与否,无法准确的评估学生的思维品质。而立足教学成果设计有思维含量的教学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应用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能力。此外,立足教学成果设计有思维含量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一过程的教学。
在此基础上,除了关注学生的答案和成果,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所展示的思维过程。例如,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这样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教师可以提前明确评价标准,例如对于批判性思维,可以评价学生的论证逻辑是否清晰、是否考虑了不同的观点等。对于创造性思维,可以评价学生的创意程度、解决问题的独特性等。
四、结论
总而言之,思维品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减少思维误区,养成良好思维习惯,推动学生在未来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教材文本解读、观察和辨析、归纳和判断、引导学生批评和创新、基于学生科学评价出发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学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管蔚琪.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路径分析[J].教育界,2023(06):50-52.
[2]金娟.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学[J].江西教育,2022(28):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