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语文的育人功能及实施途径

阮舒婧
  
综合教研媒体号
2023年9期
漳州艺术实验学校 363100

摘 要:初中语文课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其育人功能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入研究初中语文的育人功能及实施途径,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语文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通过对初中语文育人功能的深入剖析,探讨实施途径,旨在为语文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育人功能;实施途径

前言

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育人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语言的传递,更涉及到学生思维方式、人际交往能力等多个方面。初中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分析初中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品格、情感态度、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探讨实施途径,以期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一、关注课前导入环节,营造浓厚情感氛围

初中语文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其中课前导入环节是培养学生兴趣、引导情感的重要一环。通过关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学生还未接触具体课文内容之前,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情感共鸣,为学习打下积极的基础。以《苏州园林》为例,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展示一部分与园林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于园林的兴趣和向往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还能够培养其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情感。

在实施初中语文的育人功能时,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在课堂中注重情感的培养,教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以《苏州园林》为例,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原文中对于园林的描写,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其中的美感和情感,进而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分享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园林的感受和联想。通过这样的情感互动,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者,更是情感体验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二、构建富有情感对话的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其中构建富有情感对话的语文课堂是实施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和生动的讲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1]。以《藤野先生》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解读,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内涵。通过对话、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情,培养学生对情感表达的敏感度。

在《藤野先生》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分析、情感描写等手法,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知欢乐、悲伤、挫折等情感。通过对话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共鸣,激发对文学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能力。

此外,语文课堂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实际参与,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使学习不再局限于抽象的文字,而是真实而有趣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形成大语文的学习模式。通过构建这样富有情感对话的语文课堂,可以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和文学素养。

三、满怀深情地开展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想共鸣

初中语文在育人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品德的培养。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满怀深情,通过引发学生思想共鸣,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以《回忆我的母亲》这一课为例,通过分析母亲的艰苦生活和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亲情、奋斗等主题,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家庭的珍惜之情。

课堂教学要注重在学生心灵深处引发共鸣。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从而在心灵上与文章建立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的感情,让学生在共鸣中感悟亲情的伟大,形成对家庭关系的深刻认识。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通过分析母亲的坚韧、勤劳和宽厚仁慈等品质,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美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情感的引导,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使学生在感悟中提升情感情操。课堂要以实际行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母亲的劳动奉献和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讨论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将关爱他人的情感融入实际行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总结

初中语文的育人功能及实施途径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对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扎实的语文基础,更能够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实施初中语文教育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才国. 初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践行策略探究 [J]. 语文教学之友, 2023, 42 (11): 9-11.

[2]肖雪梅. 如何发挥初中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 [J]. 教育艺术, 2023, (10): 7-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