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视域下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举隅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其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成为关键环节。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双减”政策对高中语文作业的影响,并通过优化设计策略的举隅,提出一套更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和政策导向的作业方案。通过对现行教学模式的批判性分析,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保证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养,为高中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双减”政策;高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举隅
前言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全面素质教育。在这一政策背景下,语文作业的设计成为广大语文教育者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作业设计的灵活性、实用性和培养学科能力的角度,深入分析“双减”政策对高中语文作业的深刻影响。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提出可行的作业设计策略,以期为教育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经验。
一、明确作业目的,科学统筹规划
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首要任务是明确其教育目的。作业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强化,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以《雷雨》为例,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对文学背景、文学手法、人物性格等方面的理解。因此,作业设计应当通过阅读、分析、写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面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结合“双减”政策,作业还可以设定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作业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科学统筹规划是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关键环节。通过细致的计划,可以使学生在适度的压力下完成作业,避免过多的负担。《雷雨》中的情节在短时间内展开,给人以紧凑而深刻的感受。作为作业设计的灵感来源,教师可以借鉴这一紧凑性,合理分配作业的难度和时间,确保学生在深入学习的同时,不至于因过多作业而感到疲惫。因此,可选取《雷雨》故事中一处情节,排练一幕戏剧片断。根据学生兴趣点,让学生自由选择组别(导演组、表演组、服装组、道具组、评委组),促使学生们在此过程中仔细的分析不同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使学生充分的感受戏剧的特点,感受故事的内涵,也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合理设置难度层次,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目标。因此,科学统筹规划是实现高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关键策略之一。
二、立足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
在当前背景下,面对“双减”政策的冲击,高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业设计应该立足于生活,注重实践性[2]。以《祝福》这一课为例,可以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人性、社会和价值观。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以祥林嫂为原型,尝试创作一篇现代寓言,进一步探讨封建礼教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改嫁有罪”观念的反思。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还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能进行知识的迁移,培养综合素养。
在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时,还必须要关注学科知识点的贯穿,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概念。以《祝福》为例,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小说情节,分析祥林嫂所经历的苦难与社会现象的关联,进而提出对封建礼教的反思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这样的设计不仅考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当然在高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而非简单的填鸭式教学。可以通过开展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祥林嫂的命运是否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存在,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关注社会现象,为“双减”政策下语文教育的实际需求提供有益参考。
三、正视差异,设计分层弹性作业
在当前“双减”政策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背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正视差异是首要任务,因为学生在学科理解、学业水平上存在差异。作业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差异化要求,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当难度下有所收获。针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可以设计多层次的任务,包括理解基础事实、分析语言特点、解读作者用词的深层含义等。通过这种分层,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避免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此外,弹性的作业形式也应当受到关注,例如可以提供学生选择不同难度或形式的题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作业设计。对于基础水平的学生,可以要求学生理解文中的事实陈述和基本观点;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学生深入分析语言特点,如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而对于高水平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者的用词选择,分析其深层次的思想内涵。通过这样的设计,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当难度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积极的学习体验。这种分层弹性的作业设计策略,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双减”视域下高中语文作业的深入探究,明确了作业设计的新方向。教师通过举隅分析,提出了注重学科能力培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作业设计策略。这一研究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同时也为“双减”政策下的高中语文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未来,教师期待更多教育者能够参与到这一优化设计的进程中,共同推动高中语文作业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惠华.“双减”背景下高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24):37-40.
[2]薛有庆.双新视域下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训练[J].文学教育(下),2023,(01):151-153.
本文系青岛市教育学会2023年度教育研究课题,课题题目:《“双减”背景下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课题编号:2023BS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