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生物课标和教材内容对比解读
——以模块一、模块二为例
摘要:2022年,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修订完成并投入使用,核心素养也成为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的指挥棒。在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转变的过程中,有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而“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初高中衔接课堂教学设计及考试评价问题,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他们在教学工作中面对的难题。为了探讨解决这个“依托理论而又必须面向实践的问题”,本文以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对比解读为引领,聚焦于核心素养课程衔接这一问题,在高一生物教学实践中开展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平稳快速的从初中生物学转换到高中生物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高中衔接;课标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生物课标对比解读
义务教育版课标与2022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相比,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教学与评价建议等领域都有新的提法,但总体上,课程的育人价值方面是一脉相承的,建立生命观念,引导学生形成生命的物质观、系统观、能量观、发展观;训练科学思维,养成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训练学生获取证据,通过逻辑推理进行论证,分析材料获得结论的方法;开展科学探究,理解科学的过程与本质,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在于“动手做”,教材中安排了专门的探究活动,需要的材料用具简单易得,意在让学生体会探究的过程,在复杂不间断的探究历程中感悟科学的本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担当能力,参与个人、社会事务的讨论,指向担当和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议题,关注热点前沿问题并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发挥学科最大育人价值是一贯的核心素养追求,而在核心素养的每一个维度,其内涵与外延都是不同的。
1.生命观念的对比解读
在生命观念的延申中,初中版课标与高中版课标的“物质与能量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是延续的,不同之处是表述方面,以“生态观”取代高中版课标的“稳态与平衡观。
2.科学思维的对比解读
科学思维的品质主要表现为“尊重事实和证据,重视务实严谨的学习态度,学会凭借证据和逻辑进行推理,形成批判性思维”。在科学思维的外延中,义务教育课标中有“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方法,高中课标中有“概括”“推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3.探究实践与科学探究的对比解读
探究实践与科学探究是包含关系,探究实践的内涵与外延更丰富,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跨学科实践形成初步产品或物化成果是扩展视野、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对比解读
初中学段根据所学内容,课标选取了7个学习主题,共分成9个大概念,各个学习主题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由植物到动物,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从生物学到跨学科实践,既层次分明又相互联系,9个大概念很好的概括了生物这一学科的特点。高中学段教材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部分,共分为5个模块,10个大概念。1高中课标中的大概念全部与义务教育课标中的大概念相关,初中教材内容设计覆盖面较广,但各部分内容涉及较浅,主要停留在观察现象及对现象的基本解释;而高中教材内容设计以每本教材作为专题模块的形式设计,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有利于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下文仅针对高中必修一、必修二2个模块进行衔接内容对比分析。
1.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
人教版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相比,细胞部分新增的知识点有: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等内容。
笔者归纳得出以下衔接点:
(1)生物体中的元素组成、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2)显微镜的使用、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提出、细胞的结构和各种细胞器的分布与分工
(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主要衔接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部分
(4)能量物质与ATP、酶的作用与本质
(5)细胞呼吸部分,初中阶段停留在细胞水平,高中需要引导到分子水平进行衔接;光合作用部分,初中阶段已经讲过的曲线,在高中阶段需要重新学习
(6)细胞生命历程部分,有丝分裂一节可以进行有效衔接
2.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
高中遗传与进化部分需衔接的知识点有:(1)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部分,是高中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对基因的认识、认识水平需要进行引导教学
(2)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高中阶段的新增内容,衔接较少,可以适当引入
(3)基因的本质一章,新增中心法则、遗传密码的破译,其余节次均有衔接点,需认真细化列出
(4)生物的进化部分,初中阶段已学过,衔接点较多,高中阶段需深入到分子水平,进行基因频率的计算
结束语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重视教与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整学习、原生态学习,在教学衔接层面,研究初高中生物学课标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可以提供教学资源和素材并用于解决一线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实践的难题,从高中课堂教学上采取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兴趣学习,基于创设真实的生物学情境,联系科学、技术和社会责任,更有利于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3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本文系泰安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整合研究》(课题编号:TJK202308ZX01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