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适合度更高,效果也更为突出。语文教师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正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抓住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接受心理健康辅导,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渗透策略
引言
教师要想有效地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首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深入挖掘教材心理健康内涵,把握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营造有利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其中,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发掘教材内涵,确定渗透切点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人物和事迹是非常有价值的素材,可以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本教材的主题多元且深入,其中包括许多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欣赏和吸收这些知识,从而接受前沿的文化熏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如此才能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对自身的成长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牛和鹅》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牛和鹅的不同性格特点,从中探讨人与动物的情感交流,让学生通过分析牛和鹅的行为,深入思考自己在与他人相处时的态度和方式,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沟通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牛和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目标,让学生通过分析牛和鹅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化理解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
二、把握教学契机,优化渗透方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制订清晰的教学目的,同时还要在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的相关元素,这样才能让学生无意识地接触到心理健康的教导,进一步有效地塑造良好的思维素质[1]。为了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情感目标的设计中,通过情感目标的设定,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并理解个人的努力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秀人物形象,如乐观向上的小明、勤奋进取的老师等,从中感受到他们的积极品质和价值观,并激发学生对这些优秀人物的敬佩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为国家做出贡献。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从而自然地提升思想品质。
三、创新教学活动,提升渗透效率
创新语文教学活动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融合心理健康的知识,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搭建一个舞台,如扮演角色、进行对话和争论、参与游戏比赛等,这些都是经常会遇到的学习方法。但在开始进行各类活动之前,学生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况,应该通过大量的沟通、相互协作和解决心理问题来塑造健全的精神认识。所以,教师必须策划各类型的学习任务,制定出优质的教学策略,清晰地定义学习的目的,尤其是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给教学带来更大的推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通过模拟对话的方式,讨论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成长经历和情感变化,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背后的情感和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个游戏竞赛,让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与《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相关的任务来竞争,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课文背诵、文本解读、创作小故事等任务,通过比赛的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延伸教学训练,拓宽渗透渠道
大多数小学生对亲子阅读活动,网络阅读学习和素材信息共享等课外阅读任务的兴趣更高。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在设计作业任务时,应该主动地融入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元素,并明确规定相应的培养标准[2]。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类的评价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并做出反馈,从而协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感知。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尽量减少布置那些枯燥的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制定合适的作业任务,从而增强学生的接纳程度,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以《精卫填海》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故事后,写下自己对主人公坚韧不拔的品质的理解,并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对比,从中获得启示和激励。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展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认可和鼓励,增强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学习他人的观点和技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开展有效的课堂教育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桥梁,还能帮助教师更快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促进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慧.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3, (06): 185-187+193.
[2]王迎新.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 (17):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