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一体化视域下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观念培育教学衔接实践探索

王楠
  
综合教研媒体号
2023年20期
沈阳市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 110042

摘要:本文通过以一体化视域为基础,探讨了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衔接问题,重点关注了法治观念的培育。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促进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法治观念;教学衔接

1.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和传承。在这一体化视域下,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衔接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

教师应该以全面、系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使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与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有机衔接。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同时,渗透法治理念,让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学校应该加强不同阶段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小学和初中的思政教育教师可以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跨阶段的交流与研讨活动。通过分享经验、碰撞思维,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家庭教育也是道德与法治观念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支持。通过组织家长会、开展亲子活动等形式,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孩子的道德法治教育过程,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法治意识。

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指导下,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衔接实践探索将更加顺畅和有效。只有加强各方的合作与努力,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法治观念的培育方法

法治观念是道德与法治课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并遵守法律,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形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的作用和意义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法治社会的特点,树立法治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教学衔接实践探索

教学衔接实践探索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它旨在促进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观念的培育。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与现实社会相关的实践机会,以帮助他们将学习到的法治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梳理学科内容的线索和脉络,将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初中阶段的法治观念有机衔接起来。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和公民责任感。而到了初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的理解,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和积极的法治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创造出具有衔接性的学习任务。通过设计跨学段的项目活动,例如模拟法庭辩论、法律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关联性和连贯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交流和分享,促进彼此的学习成长;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个无缝衔接的学习平台。通过使用在线教育资源、教学视频等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不同学段的教学中能够持续接触到道德与法治知识。

总之,在一体化视域下,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衔接需要教师们积极探索创新的方法。通过梳理知识脉络、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实现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机衔接,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4.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

在小学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是一项关键任务。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的不同,教学方法需要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对法治的基本认知。例如,创建一个模拟的法庭环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理解法律的作用和维护正义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公平和正义的看法;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深入了解法治的实际运行和应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法院或公安局,让他们亲眼目睹法律的执行和司法机关的运作。同时,可以安排专业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他们的职业道路和工作经验,激发学生对法律职业的兴趣和热情;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参与意识和能力。通过设立学生法治社团或者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治文化的热情,并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或法律援助工作等,让他们亲身体验法治的力量和影响。

总而言之,要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探索,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只有在引导学生思考、参与其中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让他们理解法律的意义和价值,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为未来成为有责任感和法治意识的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本文通过以一体化视域为基础,探讨了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衔接问题,特别是法治观念的培育。通过实践探索,我们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然而,仍然需要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以增进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认同,为他们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12):46-47.

[2]金纯怡.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3):221-223.

[3]刘颖.一体化背景下初中思政课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以《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41):82-8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