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罗春花
  
综合教研媒体号
2023年52期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语文组 310052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灵活开展教学评价,利用评价过程与结果,反思课程教学,并合理调整教学方案。这意味着,评价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增长,要想促进教学成效不断提升,教师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视域,对阅读教学策略做出一定的创新。本文对此展开了深入性研究,分别从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开展教学评价的角度进行论述,提出了有价值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建议。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学评价的重要价值逐渐突显出来,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已经成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趋势。高中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保证教学行为、学习行为、教学评价的统一性,要确保三者指向相同的目标。对此,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结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定位教学目标,其次要解析目标,设计与之相对应的课堂教学任务,最后就是聚焦目标,将评价穿插到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

一、研读教材,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本质上就是教学、学习和评价的统一。基于这一理念开展阅读教学时,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确立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正确引领下,合理设计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确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时,应建立在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找准课程教学目标,精确定位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方向。

在《故都的秋》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教学目标。第一重目标:让学生自主梳理课文的生词和生词,扫清阅读障碍,从而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佳句,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发展自己的语言建构与应用素养。第二重目标:运用思维导图,整理课文写作结构和发展脉络,掌握文章描写景色的顺序,这一目标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第三重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让其从不同的角度鉴赏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主要意象,感受这篇文章传达出的独特美感。第四重目标:发展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篇课文,熟练掌握写景抒情的相关知识技能,并透过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这四重语文教学目标,分别指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在这一目标导向下开展教学,能够真正实现教学、学习、评价的一体化,还可以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质量落实。

二、解析目标,设计教学任务

完成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教师应该以目标作为基本导向,合理设计语文阅读教学任务。对此,教师要分阶段布置任务,引领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使他们的学习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本质上来说,目标是教学的落脚点,教师需要将教学任务与学习目标相互对应,将抽象目标融入教学活动,用各项教学任务驱动学生,促使其在探究语文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向课程目标靠近,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

依然以《故都的秋》阅读教学为例,在四重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可将教学任务分成四个模块。任务一:让学生开展合作式探究学习,通读全篇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纠正自己的读音,自学文中的生字生词。学生要找出文中佳句,并与同组成员展开交流,共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任务二: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绘制一张思维导图,清晰展示文章脉络,并对课文的主线进行梳理。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后,教师可开展语文课的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对其他人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基于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宽度,深化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任务三:让学生找一找北国之秋的特有意象,透过寥寥数语,感受北方秋景的独特魅力,从中探寻自然美和文字美。任务四:让学生搜索郁达夫的经历,结合其人生的重大变故,对这篇文章的内在情感做出深入解读。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寓情于景的文章,借由描写美景体现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价值观。通过解析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对应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这是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语文课堂的有效举措[1]。

三、聚焦目标,开展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聚焦目标,对课堂教学展开多元化的评价。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评价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课堂评价方式。力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达到以评助学和以评助教的效果,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向好发展[2]。

给学生讲解《故都的秋》时,教师应在课堂中实施过程性评价,也就是将评价穿插到教学过程中,用这一方式促进教、学、评的统一,使评价与教学目标保持同向。为了保证过程性评价的顺利落实,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随堂测验和语言引导等方法,检验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判断他们是否已经达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发言和测验结果,教师需要给出学习反馈,帮助他们塑造学习自信,或是让其认识到自己的课堂学习缺陷,辅助其改正自己的学习行为,以保障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总结性评价通常是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要结合多方面的教学要素,包括学生的思想态度、学习成果和课堂表现等,对教学做出综合性评价。总而来说,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指标,只有聚焦教学目标,实施多元化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才能提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使评价真正与教学融为一体[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体化是当前备受瞩目的课程教学理念,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调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路。鉴于此,教师应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保证教学与评价的统一,引导学生向着教学目标前进,切实促进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顺利落地。

参考文献

[1] 李雅琴.三位一体 高效课堂——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策略[J].高考, 2022(16):105-107.

[2] 付云常.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语文实施路径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2(13):60-62.

[3] 秦华婧.”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路径——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为例[J].湖北教育, 2022(35):50-5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