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与人才培养的研究
——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例
摘要:2022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积累了最为宝贵的经验,为中国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在世界性的大型体育赛事中,语言服务工作在各项工作的推进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例,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语言服务的现状,旨在探究提升赛事语言服务人才能力的培养模式,为赛事语言服务工作提供指导,为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运动;大型赛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引言
北京冬奥会对于中国体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借举办冬奥的东风,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取得新进展。体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成为区域协同发展新亮点。通过承办冬奥会,可以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宣传中华灿烂文明和优秀文化,展示大国实力和精神风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此外,超过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也是北京冬奥会获得的第一枚也是最重要的“金牌”。 北京冬奥会落幕并不意味着冰雪运动热潮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让全民健身的热潮在冰雪运动中得到发扬。
一、大型体育赛事语言服务
语言服务的语种,以英语为主,兼顾小语种,以及本国语言、本地方言等。英语是目前国际通用语,大型赛事语言服务的语种是英语。如果是国际赛事,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地,有时还需要小语种语言服务。例如,俄罗斯、乌克兰、捷克等体育大国均使用俄语,因此在 2014 年南宁体操世锦赛上不仅专业语言服务团队拥有两名俄语译员,还特聘了两名来自俄罗斯的专家,以更好地为不懂俄语的人服务。在广州亚运会期间,语言服务设立了英、汉、阿、日、朝、俄、德七大语种。而在口译热线上作为补充,还设置了英、汉、阿、朝、俄、柬、泰、粤八大语种。北京奥运会不仅在不同场所的适当层次提供了最多至 60 种语言服务,还特别提供了盲文和哑语服务[1]。
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语言服务
1.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语言服务的特点
冬奥会语言服务对专业语言服务工作者的要求不仅是要具备流畅地应用双语或多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还要求语言服务工作人员对冬奥会竞赛项目相关的术语和表达有所了解,语言是语际交流过程中的工具,语言服务的内容需要围绕冬奥会这个主题。针对冬奥会提供的语言服务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形式,大部分工作内容都与竞赛项目相关,冬奥会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冬奥会语言服务过程中提供客观、严谨、准确的体育术语表达是冬奥会语言服务人员专业性的体现和要求。例如:口译服务需要提供领导陪同语言翻译服务、新闻发布会以及开、闭幕式等语言翻译服务[2];笔译服务需要提供体育赛事公告、赛程信息以及各种演讲稿的语言翻译服务等,语言服务的对象是每一个冬奥会赛场内外对语言服务有需求的人,时间、地点、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服务需求大和不确定性因素多的特点都是对冬奥会语言服务人员专业性的挑战。
三、赛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工作
1.加强赛事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
语言服务在冬奥会举办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高水平、复合型的语言服务人员的需求极为强烈,语言服务人才是冬奥会期间中外交流桥梁搭建过程中无可替代的基础组成部分,优质的语言服务人才才能够提供优质的语言服务。目前我国各行业领域的人才主要源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从业者的需求为“应用型”、“复合型”,而体育赛事语言服务本身就是体育赛事与语言服务的融合而生的新领域,对于该领域所需求的人才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还应对相关体育专业知识有所掌握。冬奥会语言服务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冬奥会相关竞赛项目的术语表达、竞赛规则以及竞赛项目的背景、国际赛事、国际组织以及著名运动员信息等相关内容;此外,鉴于体育赛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冬奥会语言服务人才还应对运动医学、外国文化与历史等知识有所涉猎。
2.搭建赛事语言服务人才实践平台
冬奥会语言服务所需要的是非竞技类冰雪体育外语人才,是 21 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非仅仅是具有外语能力的翻译人才,对于冬奥会语言服务人才的短期培养需要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资源进行专业培训,而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人才长期培养应从社会现实需求出发,打破院校之间的距离,培养顺应目前及未来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是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搭建依托于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所以首先要关注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中译协一直在努力建设语言服务行业,整合行业内外资源,积极为语言服务行业搭建资源信息共享、互惠互赢的行业平台。[3]充分拉动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相关组织以及跨国企业和国际同仁对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助力[4],促进语言服务行业及相关利益方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2022 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第一次对冬奥会举办的尝试,也是继北京奥运会以来再次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良好机会,因此对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体育赛事语言服务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研究结果为体育赛事语言服务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对今后其他大型体育赛事语言服务的组织和实施也能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也为大型体育赛事语言服务工作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21 世纪以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越加广泛,我国举办的体育赛事数量也不断上升,在经济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作用下更好地促进了我国体育赛事与语言服务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张莺凡.北京奥运会的语言服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 10) : 152-153.
[2]徐背背.体育赛事语言服务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9,22-24.
[3]郭晓勇.加强语言服务行业建设 服务中国国际传播战略[J].对外传播,2011(07):32-34
[4]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在 2010 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上的主旨发言[J].中国翻译,2010,31(06):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