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瓷器文化交流:中国青花瓷与葡萄牙蓝白瓷器的历史对话

曹琨胤 马显茹通讯作者
  
优享生活
2023年5期
吉林外国语大学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与葡萄牙之间的瓷器文化交流提供了历史性平台。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青花瓷和葡萄牙蓝白瓷器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历程,分析双方瓷器的制作技艺、装饰风格、文化符号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分析历史文献以及博物馆藏品,探讨中葡瓷器文化的历史对话与互动,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对两国瓷器文化的影响并为跨文化传承与合作提供启示。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青花瓷、葡萄牙蓝白瓷器、制作技艺、瓷器文化历史

一、中葡两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历程

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在古代是指我国和海外国家进行沟通交往的海上要道。那时,我国除了陆上通使西方,还可以通过海上抵达,以至于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它作为陆地丝绸之路的补充和延续,又被人们称作“瓷器之路”(吴依萤,2016)。

中葡两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瓷器交流可以追溯到15世纪。15世纪初,葡萄牙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探险,寻求新的航路和贸易机会。这一时期,葡萄牙人重新发现北非的航路,成功地绕过非洲南端,打通了一条连接葡萄牙与亚洲的航线,即所谓的“印度航线”。随着葡萄牙在亚洲不断地扩大贸易网络,他们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早在1513年,葡萄牙人就在澳门设立了贸易站点。从那时候起,中国的瓷器开始成为葡萄牙与中国贸易的一部分。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瓦斯科·达·伽马成功到达印度后不久,葡萄牙人开始探索与中国的贸易机会。1513年,他们在澳门设立了贸易站点,这成为了他们与中国贸易的起点。16世纪,葡萄牙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逐渐增加,瓷器成为了主要的贸易品之一。葡萄牙人带着金、银、香料等商品来换取中国的瓷器,特别是以青花瓷为主的瓷器。这一时期,葡萄牙商人也开始将中国的瓷器引入欧洲市场,引起了欧洲社会的极大兴趣。16世纪到17世纪,中国的瓷器在欧洲被称为“明器”(Ming Ware),葡萄牙人将其带回欧洲,作为奢侈品供欧洲贵族和上层社会使用和收藏。这些瓷器以其精美的装饰和独特的质感,成为了时尚和地位的象征。与此同时,中国的蓝白瓷器,尤其是青花瓷,在这一时期成为了葡萄牙与中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花瓷以其深受欧洲人喜爱的蓝色图案而闻名,这些图案在欧洲市场上备受欢迎。

总体而言,中葡两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瓷器交流历程经历了探索、贸易繁荣、文化传播等不同阶段。这一历程不仅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还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互动奠定了基础。

二、中葡瓷器制作技艺之间的异同

(一)制作技艺的共同点

海上丝绸之路为中葡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正是这种交流,不仅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也传递了人类文明的精髓。在这个背景下,中葡瓷器制作展现出了卓越的相似性和独特之处。

首先,在釉面处理方面,釉面处理有助于保护瓷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赋予瓷器不同的质感和颜色(余有根,2019)。无论是中国瓷器还是葡萄牙瓷器,都需要在瓷器的表面施加釉料以形成光滑的外观和保护层。其次,在装饰工艺方面,装饰是瓷器的重要一环,中葡两国的基本装饰工艺,如绘画、刻花、印花等,使用的都是相似的技术,同时,。两国都会在制作过程中注重瓷器的装饰效果。

中国在瓷器制作方面有着悠久历史,随着葡萄牙与中国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国的瓷器制作方式相互影响,中国的瓷器技术和美学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葡萄牙瓷器的制作和装饰。

(二)制作技艺的不同点

在烧制技术上,中国瓷器在烧制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技艺,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窑炉,如龙窑、官窑、汝窑等,每种窑炉都具有独特的烧制特点。葡萄牙瓷器则没有独立的窑炉传统,因为大部分葡萄牙瓷器是从中国进口的,烧制过程主要在中国完成。

在装饰技法上葡萄牙在瓷器制作方面更侧重于装饰技法,例如在中国制作的瓷器上添加葡萄牙特色的图案和颜色。中国的瓷器装饰则通常涵盖了多种技法,如青花、釉里红、窑变等,具有更丰富的装饰手法。

在传统风格上中国瓷器的装饰常常承载着传统文化、宗教和神话的元素,表现出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葡萄牙瓷器则可能在装饰上更加多元化,融合了中国元素和葡萄牙的历史和宗教等符号。

总的来说,中葡两国在瓷器制作技艺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反映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这种异同不仅丰富了两国的瓷器艺术传统,还反映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文化互动和交流。

三、中葡瓷器装饰风格和文化符号方面的异同

在装饰风格上,中葡两国在一些瓷器装饰元素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花卉、动植物纹样等。随着丝绸之路等历史交往,中葡两国的瓷砖装饰元素有所交流和融合。同时,中葡瓷器在整体装饰风格上也保留了各自的文化特色。中国瓷器通常以青花、五彩、粉彩等著名,以传统的龙纹、凤纹、云纹等图案为主,强调自然和神秘。而葡萄牙瓷器更倾向于欧洲式的装饰,更多地使用荷兰式风格,加入了欧洲式的装饰元素。

在文化符号上面中葡两国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中葡两国都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比如,中葡两国的龙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所以会在瓷器装饰中出现倒也不足为奇,但是,中葡两国的龙所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中国的龙象征着皇权、权力和神秘,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纹样之一,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胡俊雅,2022)。而葡萄牙的龙更多地与海洋、航海和基督教相关,象征着财富和力量。这些异同构成了一幅璀璨的世界瓷器文化画卷。

四、海上丝绸之路对两国瓷器文化的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在两国的瓷器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瓷器文化方面,加快了瓷器出口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瓷器的大规模出口,这些瓷器在中世纪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门商品,特别是青花瓷和其他精美瓷器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其次,它也促进了中国瓷器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同时,提供了技术交流的平台。通过海上贸易这一过程,瓷器生产技术和烧制工艺也在不同文化之间传播,其中包括釉料、烧制温度等方面的技术,使得瓷器的质量和制作工艺得到提升。

中国青花瓷与葡萄牙蓝白瓷器的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大量的文化交流与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也呈现了瓷器作为传统艺术的重要性。通过瓷器,我们看到了历史中两国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它们在艺术、工艺和象征意义方面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段历史对话告诉我们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它不仅推动了艺术和工艺的发展,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瓷器文化交流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加强了中葡两国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参考文献:

[1]吴依萤.明清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外销瓷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6.

[2]胡俊雅.海上丝绸之路影响下的青花外销瓷插画应用探索[D].南昌大学,2022.DOI:10.27232/d.cnki.gnchu.2022.001679.

[3]孙悦.从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看景德镇外销瓷审美意蕴[J].景德镇陶瓷,2021(05):9-11.

[4]余有根.陶瓷釉面耐磨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DOI:10.27151/d.cnki.ghnlu.2019.004190.

作者简介:曹琨胤(2002—),男,汉族,四川攀枝花人,2020级葡萄牙语专业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马显茹(1989-),女,汉族,吉林长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葡萄牙语语言、文学与文化。

基金项目:吉林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跨文化视域下中葡瓷器文化对比研究”(编号:2023109640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