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建设文献综述

朱文芳
  
优享生活
2023年7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深切地感受到:“课程思政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作为学校教育工作实施第一人,教师必须先正己,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意义、并厘清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的有效方式方法,构建素养(包括思政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位一体”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才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知识;思想;德智体美

1.立德树人

先有立德,才有树人。社会主义道德即所立之“德”。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所树之“人”。教育,就是通过“立德”之手段,达成“树人”之目的。以德促人、修德成人是立德树人的价值遵循[1]。

2.课程思政

[2]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以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近平总书记曾说:“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理念所赋予的价值意义影响深远。故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探讨学前儿童游戏课程中思政的具体路径建设就成了教师的心头事。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落实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且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探索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确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由此,课程思政走入大众视野。

(二)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学前儿童游戏的必需

“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维果茨基的理念提醒教育工作者,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也并非与生俱来的。因此教师应在课前钻研课程内容的同时,了解学情,由此才能根据课程和学情精准确立课程思政目标,同时挖掘思政元素,课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如盐似水般融入课程,课后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检测预期效果从而反思改进,如此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学前儿童游戏》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蕴含着团结合作、爱国主义教育、规则意识和拼搏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各种思政元素,教师应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在研究《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和具体了解高职学情的基础上,根据各项目教学内容深挖思政元素并确立课程的素质目标,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对学生予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集素质、知识和能力于一体,促进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达成,让学生在无形的教育中,将真善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高职学前儿童游戏课程发展的必须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的栽培必须坚持“师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

目前,项目负责人在中国知网上进行了搜索,现有的已发表的关于《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文章寥寥无几。到2023年3月9日为止,以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为关键词,选择“高级检索”,采用“精准”检索的方式。仅仅搜到两篇相关文献,一篇是来自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周丹丹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她对规则性游戏的四节内容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完善,同时加入了课程思政目标,并细化了每一节内容所融入的思政元素。同时她以体育游戏为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一一对应地在具体游戏中相应地融入了思政元素;另一篇来自滨州职业学院,教育学院的王园,张盼朱和希彦的《高职“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将课程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些工作任务,将思政元素融入工作任务中。这两篇都是学术期刊,且两篇期刊的研究方法都主要采用理论研究,除了将个别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的方式方法以及思政元素的内容进行表述外,没有任何调查和数据的支撑与佐证。也没有搜索到关于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的任何学位论文。课程思政最早是2014年由中国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过借鉴上海经验,高职院校提出了课程思政要求: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网络以“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搜索资料,发现国外在“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国外对德育是相当重视的,并且主要通过课堂这种形式将所要表达的德育呈现出来。国外对德育的关注点主要涵盖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成就三者有着紧密的关联。道德教育是最终的教育目标。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目前所提倡的“五育”(德智体美劳)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整体,并且教育工作者务必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4],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洗礼,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信念。其二是以詹姆斯·谢弗为代表的关于道德教育实际路径的研究。詹姆斯·谢弗认为德育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日常的教学活动不能离开德育的渗透,离开了德育的教学工作是没有价值的教育。德育必须和教学融为一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认为不能只进行单一的学科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综上所述,国外学者相当重视德育对人的成长的影响,这与中国的思政建设的理念其实是一致的。因此基于中国国情和实际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实现立德树人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更大步伐地推动幼儿游戏课程思政的建设。

课题的研究基于对《幼儿游戏与指导》这课程的反复研磨,发现课程中思政的渗透并不系统,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要继承和创新,鉴于此,期待此研究能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游戏组织与指导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三教”改革中的教材改革赋予新的形式—添加系统的思政建设路径,丰富课程资源,促进新的教学方法诞生;能够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增长专业知识和提高核心素养提供一定的作用,为学前教育专业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积极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丰富广大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核心素养等方面产生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力,金昕.立德树人的历史进路、时代意涵和实践指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9(06):37-39.

[2]高德毅,宗爱东.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2):8-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