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英语5E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金昕
  
优享生活
2023年19期
延边大学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33000

摘要:当前英语阅读教学所运用的PWP模式存在一定表面化、粗略化的问题,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关键问题之一。为促进高效阅读教学,进一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本文将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出发,结合5E教学模式,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五单元的阅读文本为例,探讨实现高效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5E教学模式;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

一、引言

当前大多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以PWP模式作为主要教学模式。该模式因教学阶段清晰,教学活动易于复制与实施,在中学阶段广为应用。但该教学模式习惯注重语法、词汇知识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读后活动中语言的运用,因此在课堂应用中常常出现活动形式化、教学策略缺乏以及读后活动表面化等问题(华莲,2023)。同时,如何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当前英语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改善此教学现状,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尝试运用5E教学模式弥补PWP模式的不足,以期促进高效的英语阅读教学。

二、核心素养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核心素养概念由教育部初次提出,即按照课程标准,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2020)。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意识四方面构成。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与表达意义、情感与态度的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开拓英语学习渠道并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能力;思维品质是指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这四个要素相互融合渗透,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基础性综合素质(程晓堂,2017)。

而阅读教学是指帮助学生获取文本信息,学习语言知识,培养阅读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开拓文化视野,培育思维品质,提升人文素养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问题与活动,来引导学生分析和学习语言文化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能够达到正确判断与表达各种思想观点的水平,最后培养其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与老师和其他同伴的交流分享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与观点。同时,学生也需要 对阅读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自身的批判思维能力,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与人生格局,从而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因此,阅读文本不仅为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载体,也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核心素养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推动学生的阅读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5E教学模式及其阅读教学应用

5E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提出的探究式学习理念,这种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模式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引入(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5E模式虽多见于国内外的科学学科教学中,但该模式所展现的层次化学习过程对英语阅读教学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国内诸多学者(李琳,2013;王玥,2016;何鹏飞,2022)经过实践发现,5E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以提高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5E教学模式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帮助学生接纳不同文化并提升自我认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5 Reading and Thinking 中的阅读文本为例,设计一节阅读课,进一步为5E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之学习与生活,单元话题可以使学生了解汉字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最厚重的文化基石,通过对文本的深度学习后,学生能够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主要是汉字文化的自信。阅读文本属于说明文,主要讲述了汉字书写体系的历史发展及其重要作用,文章中包含了大量描述朝代的词组以及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在关注说明文的层次与结构的同时,培养学生描述具体事物的表达能力,树立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从阅读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能够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学生们运用英语连贯地描述事件阐述意义的能力比较薄弱,对汉字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作用缺乏深层理解。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5E阅读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抓住语篇关键、整合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最终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概括和陈述。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目标:

1.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与汉字历史相关的单词与短语,如:carve,dynasty,major,character,appreciate,global affairs,calligraphy等核心词汇,能够掌握由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的用法。

2.文化意识目标:通过学习汉字的发展历史及其重要作用,学生能够树立起文化自信,增强传承中华文明的意识。

3.学习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抓取关键词、寻找主题句、概括推理等技巧,厘清文本结构,把握文章主旨要义。

4.思维品质目标:通过探讨“如何对外介绍中国汉字体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学生能够正确评判有关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结合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使用5E教学模式,将学生引入汉字传承的主题语境中,在熟悉的事件中开展学习,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实践

Step1:Engagement

在引入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相符合的情境,自然的引入语篇主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主动性,这能帮助激活学生知识背景,对比新旧知识,将更多的关注放到新课的学习中。

活动1:展示甲骨文相关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图片中的文字,并请几位同学猜测图中文字的具体意思,分享他们的对于甲骨文的想法并进行讨论。随后教师展示甲骨文的具体意思,并展示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汉字体系的演变。

本活动以学生熟悉的甲骨文话题作为引入,通过古今文字的对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自然地引入了语篇话题,学生已经做好阅读前的准备,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Step2:Exploration

在探索阶段,教师主要扮演启发者的角色,不进行直接引导,而是通过提出启发性的探讨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究,从而得以形成自己的个人想法。教师在此阶段中要注意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提出建议。

活动2:教师提问让学生根据图片以及关键词等信息预测文本的主要内容,并根据预测内容完成填空。

The history/development and importance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通过本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的具体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感知,能将更多精力放到对文章层次以及结构的分析中去,有利于推动下一步阅读活动的展开。

活动3:让学生运用scanning技巧通读全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 What’s the style of this text?

2. How did the author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space/time/order)

3. Can you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4. How many parts this text can be divided into?

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的分析与概括,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框架有了基本认知,能够从宏观上把握语篇结构,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提高学生对英文语篇的阅读敏感度。

Step3:Explanation

这个阶段是属于师生共同的行为活动,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通过个人思考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将自己对文章细节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示与阐述自己的学习成果,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活动4:小组合作讨论并派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1. Read passage again,then find out how many periods time are mentioned and what happened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2. What roles do you think written Chinese play in the cause of Chinese history?

3. Please draw a mind-map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

通过进一步的细节阅读,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文章细节信息,并且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与沟通,对语篇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做出了解释。学生通过不断分析与解释文本内容,最终内化所学到的课堂知识,同时他们的人际交往与协作沟通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Step4:Elaboration

在此阶段,学生应该能够运用在课堂情境中输入的信息以及获得的阅读策略。教师需要提供新的、类似的情境,给予学生机会让其运用新知识解决新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与旧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实现由能力到素养的转变。

活动5: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国外友人介绍我国的一项优秀传统文化。

在此活动中,学生可以将在教材文本中学到的说明文有关知识和句型迁移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的情境中进一步加深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同时,学生可以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意图、态度和观点,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Step5:Evaluation

在评价阶段中,教师应该观察学生是如何迁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在迁移过程中是否产生新问题,并及时给予建议。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够得到提高,态度及能力等方面是否得到改善。学生在此阶段要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同时也要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是否掌握了核心词汇与表达,是否对相关知识有了新的理解,是否有能力上的提升等。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反思习惯,设置评价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批判,评价与评估等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监控。

活动6:请结合课文以及活动5中自己的产出成果回答一下问题

1. How does your composition develop?

2. How do you feel after studying this text?

3.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lesson?

活动中涉及的三个评价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获得的知识以及产出进行评价与反思。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程度是多少,学生是否还存在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的问题,教师对本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了提升等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四、结语

5E教学模式逻辑清晰,教学活动设计衔接连贯,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仍要关注引入环节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提出启发式问题;评价环节中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方面(段勤悦,2022)。

综上,5E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弥补PWP模式的不足,推动英语阅读教学向更加精细化与逻辑化的方向发展。5E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密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学科知识,促进其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自主学习与反思等能力的发展。同时,5E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多元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背后的底蕴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中国考试,2017,(05):7-14.

[2]段勤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英语阅读5E教学模式探究——以外研版必修一Unit 5 Into the wild为例[J].学园,2022,15(22):51-53.

[3]华莲.英语学习活动观和PWP教学模式相结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探究——以Unit 2 Reading A beginner's guide to exercise为例[J].英语教师,2023,23(18):114-118+127.

[4]何鹏飞.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5E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2,(01):14-17.

[5]李琳.5E型教学模式与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J].科技视界,2013,(31):182.

[6]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5(16):6-7.

[7]王玥.5E探究学习模式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金昕(2001-),女,汉,山东省青岛市,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