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仁爱版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堂口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以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Food Festival”为主题)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课堂生活化及口语化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施策略、案例分析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全面阐述如何在该单元教学中有效融入口语化教学,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英语;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已成为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仁爱版英语教材以其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丰富多样的特点,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以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探讨如何在仁爱版英语大单元教学中实现课堂口语化的实践与研究。
1.教学背景与目标
1.1 教学背景
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Food Festival”为主题,围绕美食节的筹备、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以及相关的社交语言等内容展开。这一主题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口语练习素材。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相关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为日常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音语调、词汇运用、语法结构和交际策略。
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口语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品质:通过讨论、辩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文化品格: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教学设计
2.1 单元主题分解
将“Food Festival”主题分解为若干子话题,如“筹备美食节”、“介绍特色美食”、“邀请嘉宾与接待”等,每个子话题都设计相应的口语练习活动。
2.2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资源:准备与美食节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教学材料:编写或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口语练习材料,包括对话脚本、讨论问题、辩论话题等。
教具与道具:准备必要的教具和道具,如食物模型、餐具、邀请函等,用于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
2.3 教学流程设计
导入与热身:通过展示美食节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进行简短的口语热身活动,如“每日一句”或“快速问答”。
新知呈现:介绍与美食节相关的词汇、句型和交际策略;通过例句和对话示范,让学生感受并模仿。
口语练习: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美食节的筹备、邀请嘉宾、介绍美食等场景。
小组讨论:围绕某个子话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进行汇报和分享。
辩论赛:针对有争议的话题进行辩论,如“是否应该在学校举办美食节”。
反馈与指导: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指出其口语表达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学习。
总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与口语练习相关的作业,如编写对话、准备演讲等。
3.实施策略
3.1 创设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英语口语学习应注重从用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利用仁爱版教材中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进行对话、演讲、课本剧表演、辩论等多种形式的口语活动。例如,在第七单元中,可以设计关于美食节的讨论或辩论,通过pair work和role play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2 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激活学生学习潜能
欧美流行的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建立合适的语境,小组分工协作,在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降低学生的焦虑感,提高口语学习的乐趣和效果。在第七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个特定的美食节话题,通过讨论、准备和展示,共同完成任务。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兴趣
仁爱版英语教材中的单元话题多样且贴近学生生活,这为创设情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第七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具,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并表达。。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语言知识。
4.案例分析
4.1 角色扮演案例
在“介绍特色美食”环节,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介绍一种特色美食。学生需要准备相关的图片、食物模型或实物,并编写一段介绍词。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介绍,其他学生可以进行提问和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对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了解。
4.2 辩论赛案例
针对“是否应该在学校举办美食节”这一话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辩论前,教师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辩论技巧指导;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交际策略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辩论赛,学生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看法。
5.效果评估
5.1 学生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反馈。大多数学生表示,通过课堂口语化教学,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他们对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5.2 教师观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流畅、自信;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在辩论赛中,学生能够理性表达、尊重他人观点。这些变化都表明课堂口语化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5.3 成绩分析
通过对比实施课堂口语化教学前后的口语测试成绩可以发现,学生的平均成绩有所提高;同时,高分段学生的比例也有所增加。这表明课堂口语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6.研究结果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研究,发现八年级学生在仁爱版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堂口语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表达更加流畅、清晰;同时,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也得到了增强。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仍存在语法错误和发音问题;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继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支持,以进一步提高口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7.结论与展望
通过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课堂口语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仁爱版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堂口语化的实践与研究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创设语言环境、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创设情境以及注重评价与反馈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口语化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其他初中英语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