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部编版初中语文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朱家彤
  
优享生活
2024年9期
延边大学文学院 吉林延吉 136200

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边塞诗,它们在文学审美、思想启发和文化涵养上有着共性的教学价值。这使得边塞诗适合以多文本整合对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彰显边塞诗的共性教学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边塞诗的共性教学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地彰显。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借助议题和多文本,师生进行集体建构,并最终达成共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够弥补单篇教学的不足,彰显边塞诗的共性教学价值,增加学生阅读积累,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它具有单篇教学所没有的教学效果。因此,以部编本初中语文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群文阅读在部编本初中语文边塞诗教学中的适切性,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一定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边塞诗;部编版教材;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一、边塞诗概念界定与学习意义

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主要描写边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军旅生活以及与边境相关的情感和景观。这类诗歌常常展现出对边疆的豪情壮志、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反映了边疆地区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

边塞诗作为初中古诗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边塞诗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历史意义,边塞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边塞诗,可以了解古代边疆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和社会生活,有助于学生对古代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其次文学价值方面,边塞诗以其独特的题材和风格而闻名,通过欣赏和分析边塞诗,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他们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最后边塞诗的语言多采用雄浑、豪放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通过学习边塞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想象力。

二、群文阅读理论的分析以及对边塞诗教学的重要性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方法。群文阅读概念界定:“针对相同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还指出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是群文阅读的主要特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群文阅读概念定位为: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借助议题和多文本,师生进行集体建构,并最终达成共识的一种教学方式。

当前初中边塞诗阅读教学以单篇教学为主,只将“这一篇”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没有彰显“这一类”的作品价值,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阅读量小、死记硬背、忽略边塞诗独特性等等。以多文本为依托的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对此起到弥补的作用。将群文阅读与边塞诗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改善当前边塞诗教学现状,弥补单篇阅读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现阶段边塞诗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经过一些文献的阅读与分析,现阶段边塞诗的教学可能存在如下问题:

文化背景理解不足:学生可能缺乏对边塞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语言难度较高:边塞诗的语言古雅而精练,对学生的诗歌鉴赏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挑战,需要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解读和指导。情感共鸣不足:由于诗歌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较远,学生可能难以与诗歌中的情感产生共鸣,缺乏深入的情感体验。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边塞诗描绘的是古代边塞的景色和人物,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可能存在对边塞诗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部编版初中语文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组合文本的依据,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话题。教师要反复斟酌议题,既能与所选文本相辅相成,又能具备思考探究的价值。否则,群文阅读将会流于形式,只是几篇文本的简单相加,不能促进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经总结归纳,议题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内容议题,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边塞诗群文阅读内容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在围绕议题阅读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沉浸在文章的思想与情感中,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从中的所学所得,将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各个阶段。例如从岑参或者高适的人生经历入手,引导学生在全面了解两位的基础上,体会到岑参或高适的在人生困境中的坚定,学生也在学习中获得触动,从而主动学习并运用这种坚定。其次语言议题,中国古典诗词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因此,对于边塞诗的学习,在理解与感悟其中的思想情感之外,对语言的品味与鉴赏也是必要的环节。在边塞诗的学习中,语言的品味与鉴赏是学生学习的障碍之一,而且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四大要点之一,十分重要。语言议题重在让学生学习边塞诗中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等。将几首表现手法相同或语言风格相同的边塞诗作品放在一起集中扫清学生的语言知识盲区,学生能够理解得更加深刻。最后人文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群文阅读中人文议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在思想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的内涵很广,可以包括爱国、理想、信念、战争与和平等。

还可以按同一诗人划分,以时间为轴,选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能够呈现作者人生成长的边塞诗作品进行群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对诗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够更深刻地品味诗人的语言文字,关注诗人的内心,形成对诗人生命情怀的独特关照,避免作者脸谱化。从同一时代进行划分,边塞诗自先秦便已有,不同时代的边塞诗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特征。诗人的心态与情感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生活以及国家政治形态是密不可分的。当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时,诗人们是昂扬向上的,他们的边塞诗中传达出来一种自信与朝气。以同时代的边塞诗进行群文阅读,学生更能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氛围,结合时代背景更能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同一主题进行划分,主题是指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的主体与核心,是时代与诗心交织的产物。鉴赏边塞诗词,必然要体会其所传达的主题。边塞诗中饱含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实,传达着美好,批判着丑恶。这些诗词的主题既有深度又有高度,既智慧又温暖。但遗憾的是,初中边塞诗阅读教学中,大多学生都是因为学习任务或考试而被动学习边塞诗,极少的学生会被其中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所打动。

结语

初中语文边塞诗具有很多的共性教学价值,比较适合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但在一线教学中,教师们仍以单篇精讲为主,较少实践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未能充分挖掘边塞诗作品的共性教学价值。因此,以部编版初中语文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先探讨了群文阅读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边塞诗中的适切性。接着,从确定议题、组合文本这两个个方面提出了部编版初中语文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但由于缺少一定的教学实践,可能提出的建议略有缺陷。

参考文献:

[1]蒋苗苗.初中“边塞诗”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2019.

[2]张笑芳.初中语文古代边塞诗德育功能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陈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的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19.

[4]李璐.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5]刘芳.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文本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9.

[6]齐欣.统编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