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和生理特点的云南亲子旅游产品优劣势分析
摘要:涉及学龄前儿童的亲子旅游,是由父母决策的,但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生理特点是父母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探究父母在进行亲子旅游决策时的考虑因素,以此来分析云南亲子旅游的优劣势,希望为云南亲子旅游开发找准着力点。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亲子旅游;云南;优劣势
涉及学龄前儿童的亲子旅游,是由父母决策的,但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生理特点是父母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基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对亲子旅游产品的优劣势分析,有利于旅游目的地找准目标定位和改善的方向。
一、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生理特点
学龄前儿童是指3-6岁的孩童,处在上幼儿园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病的频率较高
学龄前儿童因为年龄小,免疫系统不健全,又喜欢通过触摸等直接接触的方式探究世界,所以生病的频率会较高,因此旅途生病是父母带孩子外出旅游期间最为担心的事情。
2.生活上需要细致的照顾
学龄前儿童由于年龄小,自身生理和认知能力有限,需要父母更为细心的照顾。这个照顾既包括时刻关注儿童的动向防止意外的发生,又包括在饮食、交通、住宿等方面有额外的要求:比如受健康饮食观的影响,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要求是少盐少油,荤素搭配。坐车有安全座椅已经成为很多新时代父母的标配,此外午睡、睡前喝奶、更长时间的睡眠时间要求等很多具体细节的要求,会使得父母在选择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参加亲子旅游时顾虑重重。
3.对知识的需求偏重自然类,人文类知识需求相对较少。
学龄前儿童由于认知的原因,对于人文类的景区景点兴趣不大,更偏爱在自身认知范围内的参观游览对象,比如玩水、恐龙等动植物相关的,游乐场以及可以与同龄朋友嬉戏娱乐的场所。
4.专注时间有限
学龄前儿童由于受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专注时长较短,所以旅途中涉及长时间的活动对他们及父母都是较大的挑战。比如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需要较长等待时间的活动等。
二、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和生理特点的家长亲子旅游选择倾向
1.节奏舒缓
基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生理特点,这个年龄段的亲子旅游,家长普遍会选择比较舒缓的旅游节奏,每天不会花太长时间在赶路等活动上,即使是参观游览也会充分考虑小朋友的体力和专注时间,不会安排太过辛苦或有点赶得活动,会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在吃饭等生理活动上。
2.希望保证正常的生活节奏
因为学龄前儿童容易因生活不规律而影响生活状态,所以家长希望在旅游期间也尽可能的保证孩子的日常作息和生活习惯。这决定了家长在选择亲子旅游目的地的时候一般会选择比较成熟、配套比较完善的目的地。
3.对幼儿友好的环境
对幼儿友好的环境既包括无形的环境氛围,也包括有形的设施设备。从环境氛围来说,对儿童友好的环境一定是周围的人群理解并尊重儿童天性、对儿童友好。而从设施设备角度讲是配备了儿童活动所需的各类设施设备,比如家庭厕所等。
4.生活便利
对生活便利的考量,既包括交通便利,易到达,少转车,也包括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完善,例如医疗便利,在孩子生病等时刻能得到及时救治,以及可以及时补充孩子的各项用品,学龄前儿童出行需要的的物品多且杂,遗漏在所难免,在旅途中能否及时得到补充对旅行质量影响较大。
三、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和生理特点的云南亲子旅游的优势
1.自然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各类科普类亲子旅游项目。
因为学龄前儿童认知的特点,父母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多倾向于山清水秀、阳光明媚的地方,可以满足儿童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学前科普的普及,使得儿童在动植物的认知方面较以前的孩子有较大的进步,所以云南多样化的地形、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完美契合学龄前儿童的需求。
2.温泉资源丰富,适合开展各类亲水项目。
没有一个孩子可以拒绝玩水的诱惑,云南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各大温泉度假区的儿童游乐区总是人声鼎沸。
3.气候温和舒适,适合避暑避寒。
云南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避寒避暑的最佳选择,同时每年的5—6月,是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但此时的云南干爽舒适,所以每年这个时段,会有家长带儿童来云南“避梅”,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四、基于学龄前儿童认知和生理特点的云南亲子旅游的劣势
1.饮食偏辣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偏清淡,但云南大部分地区的饮食多用辣椒调味,很多餐厅一说清淡的就是推荐水蒸蛋。要满足儿童荤素搭配、清淡饮食的要求成本相对较高,且当同游人数较少,无法点较多菜品时,父母或孩子总有一方要牺牲自己品尝美食的需求。
2.与目标客户群体距离较远
云南地处西南,距离主要客源地距离较远,这使得一来父母携学龄前儿童出游交通成本占比较大,二来在路上耗费时间较长,尤其是后者,交通工具上的时长对学龄前儿童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会让他们感觉烦躁、甚至是哭闹,或者是由于无聊而有诸多不合适的举动,再加上现在公共环境对孩子行为的不包容,会让很多父母畏惧带孩子远距离出行。
3.一些适幼设施设备需要完善
这方面不止是云南,目前整个大环境都不是太好,比如虽然已经有很多人呼吁在打车软件上增加带宠物的选项,但并没有提供给父母选择提供安全座椅的选项。酒店虽然会为入住的幼儿提供小礼物,但酒店的床都只有床头靠墙,即使号称亲子酒店的也没有护栏的选项,对幼儿的入住不够友好。餐厅没有儿童套餐的选择,使得亲子旅游家庭在餐饮方面的选择较少等。
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亲子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父母的选择,如何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成为旅游目的地面临的主要挑战。云南因其气候和地形,开展亲子旅游的潜力极大,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些成功经验,比如大理的创新性幼儿园,主打户外活动和自然教育,受到很多一线中产家庭的欢迎,尽管价格不断上涨,但仍一位难求。由此可见,云南具有克服劣势,做好亲子旅游的潜力,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家庭能体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钟士恩,徐彩霞,颜丙金等.从个体旅游到群体旅游:共同在场下的城市家庭亲子旅游行为研究[J].人文地理,2020,35(01):141-149.
[2]李丽,田志奇.海南亲子旅游消费特征及产品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2024(05):111-113+132.
[3]陈颖,侯国林,刘润佳等.南京市亲子旅游流时空分异及网络结构特征——不同出游类型的对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4,43(01):88-93.
[4]苏琨.西安市学龄前儿童亲子旅游市场行为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9):37-41.
[5]任晓丽,钟士恩,黄佩红等.基于家庭系统理论的亲子旅游动机测量研究——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J].人文地理,2019,34(02):152-160.
[6]王倩倩,孙梦阳,关海怡.亲子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珠海横琴为例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38(11):1281-1286+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