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析《呼啸山庄》中希克厉形象

孙冬梅
  
优享生活
2024年12期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希克厉是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呼啸山庄》中的主要人物。这部内容精深的奇作曾招致众多评论家的厌恶,多半是因为女作家创造出希克厉这么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形象。希克厉何以成为复仇的恶魔呢?笔者认为是其自私个性使然,更重要的是他受到外部社会习俗的压迫致使人格发生扭曲变形的结果。

关键词:《呼啸山庄》;希克厉;形象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呼啸山庄》时,受到当时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拜伦的影响,作品中主要人物希克厉身上有着拜伦式英雄的那种傲慢不羁和反抗,他身受迫害而又罪孽深重。

希克厉原是一个靠乞讨度日的孤儿,后来被老欧肖带回呼啸山庄,却受到除凯瑟琳之外欧肖家庭的其他成员的歧视和虐待,尤其是凯瑟琳的哥哥亨德莱更是百般凌辱和折磨希克厉。他挚爱的凯瑟琳又接受了林敦的求婚,更使希克厉痛苦万分,他被剥夺了爱的权利和尊严,发誓要向亨德莱和林敦复仇,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愤然离家出走,从此踏上复仇的不归路。三年后归来的希克厉疯狂地报复亨德莱和林敦家族,他谋夺了呼啸山庄的全部家产,使亨德莱的儿子哈里顿变成无依无靠的孤儿,变成他孩提时受歧视虐待的模样。同时他伤害无辜,把对林敦的恨波及到单纯善良的伊莎贝拉,致使她品尝了不幸婚姻的种种痛苦之后,过早地撒手人寰,甚至他深爱的凯瑟琳也在心力交瘁的情和恨中成为他复仇计划的殉葬品。希克厉给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带来了灭顶之灾,成为一个丧失人性的复仇恶魔。

原本有着正常自我的希克厉何以走上复仇的不归路,成为一个心理变态的恶魔?笔者认为,这首先归因于希克厉极端自私的本性。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强调人基本的追求欢乐原则与文明社会的存在有根本性冲突,他认为人的内在脾性驱使人采取一些行动以获取性满足或破坏的满足感,在追求这些目的时,人会利用羞辱、折磨甚至杀害其他人。自私性是人性恶的一面,正因为此,希克厉才做出一系列伤天害理的报复行为。凯瑟琳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她选择林敦做自己的丈夫,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应招致祸端。但是,极端自私的希克厉一心只想到自己受到的伤害,他疯狂地把一己之恨宣泄到他人身上,并疯狂地实施报复。希克厉的复仇几乎消耗了他毕生的精力,他由一个绝望的恋人彻底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复仇者。他首先把复仇之箭射向亨德莱,希克厉夺取了呼啸山庄的田产,致使亨德莱身无分文,嗜赌成性,自甘堕落。林敦的妹妹伊莎贝拉被希克厉的假象所迷惑,深深地爱恋着他,后来经不住希克厉的诱惑而与之私奔,而希克厉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与伊莎贝拉的婚姻占有画眉田庄的财产。婚后伊莎贝拉受尽折磨,最后她病死他乡。希克厉通过虐待伊莎贝拉加重对林敦和凯瑟琳的精神痛苦。希克厉由一己之恨而伤害无辜,把世界上的一切作为复仇的对象。其占有和报复的欲望日益膨胀,这是极端的自私个性的表现。

希克厉之所以成为复仇的恶魔,除了因他极端自私的本性以外,更重要的是来自社会习俗和外部环境的压力。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自然界环绕着他,偶然性和第二性的倾向掩盖了他的原始的倾向,并且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在影响事情的本质时,起了干扰或凝固的作用。来自社会习俗和人类环境的压力使希克厉的性格发生了扭曲,激活了他隐伏的自私性。他丧失了自我,人性被复仇的火焰压了下去。希克厉从小缺乏家庭的温暖,是一个无依无靠的流浪儿。虽然被老欧肖带回家,却遭到冷遇和歧视,从亨德莱、仆人及后来的林敦家族,到爱他最深亦伤他最深的凯瑟琳,他们把原本正常的希克厉一步步推向复仇的深渊。

文中老欧肖辛辛苦苦地把希克厉从利物浦带到呼啸山庄,他受到欧肖家人的冷遇,甚至佣人纳莉、仆人约瑟夫也对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显示出极大的蔑视。这也奠定了希克厉日后将以冷硬仇恨、偏执残忍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以及他身边的人。老欧肖带回希克厉,也不是纯粹的无私之举,他也有自己的私心所在。他一直不满意自己的儿子亨德莱,他想用希克厉来顶替自己的儿子,希克厉被老欧肖当作一个工具与亨德莱及其他除凯瑟琳之外的人唱对台戏。这使得希克厉逐渐学会了如何利用欧肖父子之间因他而起的冷淡之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利用别人的技巧日臻完善,终于发展到利用别人来达到复仇的目的。亨德莱一开始就仇视希克厉,尤其是老欧肖去世后,他更变本加厉地虐待希克厉,剥夺了他的尊严和家庭成员的地位,使他与仆人为伍,每天在旷野中奔跑劳作,备受精神的折磨和人格的侮辱。更使他难以接受的是亨德莱禁止凯瑟琳与他在一起,爱与被爱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在这种非人的待遇下,希克厉陷入一个像噩梦般可怕的非理性非道德的荒谬世界。他发誓要报复亨德莱,在一步步实施复仇计划的过程中,他残酷无情地折磨亨德莱及其子哈里顿,在复仇的深渊里愈陷愈深。林敦是一个表面温尔儒雅的乡绅,其实他是一个等级观念特强而又自私的人。当希克厉和凯瑟琳在一个晚上偷观画眉田庄的舞会时,凯瑟琳不幸被田庄的狗咬伤,当林敦得知她是呼啸山庄已故的老欧肖的女儿时,立即将她抱入客厅进行治疗,而把被视作仆人的希克厉疯狂地赶出画眉田庄。后来,林敦以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产势力将凯瑟琳一步步拉向自己的身边。心存挚爱而又身无分文的希克厉愈发孤独,林敦以鄙夷的态度对待他,希克厉常常逃避,自惭形秽。当一个人敏感而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教育程度等在交往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时,往往会以极度的自尊来掩饰自己,保护自己,这种人性尊严的极度转化,通常伴随着内心深刻的孤独体验和自卑。林敦对他的不加掩饰的蔑视,使他以冷硬骄傲,偏执而又痛苦地维持他最基本的尊严,而他体验到的自卑和孤独最终要以风暴的形式猛烈地表现出来。出走三年后归来的希克厉疯狂地报复林敦及其家人,凭着他一步步实现的阴谋,希克厉由被压迫者变成了一个残酷无情的压迫者。

作品中对于希克厉爱的最深亦伤的最深的无疑是凯瑟琳。在希克厉被老欧肖带回呼啸山庄后,结束了浪迹街头的流浪生活,衣食住行暂时有了保证。希克厉受到欧肖家人的敌视和不屑一顾,惟有凯瑟琳和他始终站在一起反抗亨德莱,凯瑟琳的爱是希克厉在夹缝中顽强生活下去的动力,也是他能够拥有正常自我的源泉。假如没有画眉田庄之行,凯瑟琳也不会离开自己的本性,也许希克厉不至于那么残忍地报复每一个人。不幸的是,画眉田庄的富丽堂皇和林敦的温文尔雅,使凯瑟琳背弃了自己的真正本性。她开始瞧不起视她为生命的强悍而粗俗的希克厉,也许别人对他的歧视和压迫,他能顽强地承受,但是他难以承受所爱的人的蔑视和背弃,凯瑟琳的背叛给希克厉猛烈地打击,将他彻底推上了复仇的不归路。希克厉悲痛欲绝,郁积内心的痛苦无法排解,他的人格开始走向扭曲,他决心报复,要重新找回本该属于自己的爱以及失去的尊严和人格,于是他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报复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每一个人,借以补偿自己曾受过的折磨和伤害。

希克厉的罪恶固然不可饶恕,他为了一份超越人世的爱情,而对芸芸众生的世界无所不恨,真是可怜可恨。但不公正的社会习俗和人类环境迫使他远离道德,丧失人性,最终落得不食而亡的悲惨下场,可悲可叹!

参考文献:

[1]方平(译).呼啸山庄[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陈慧.弗洛伊德与文坛[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

[3]蒲若茜.《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2(1).

[5]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