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教育已经渗透学校学科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思想进行有效的渗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初中数学德育内容
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科书中的德育内容,把品德教育自然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使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是数学德育教学的第一步。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包括初中数学教育。可以说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适时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就能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同时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直接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师职业的根本准则。
3.采取多样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德育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教师充当着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当中,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且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学学科具有的德育功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认真钻研、挖掘教材,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培养作用,做到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就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使德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既可增强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忻州市第十三中学 0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