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生活化识字的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探究

濮四淑
  
学习报·教育研究
2022年20期
湖南省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摘要:本文主要从意义、原则和策略三方面出发,基于生活化识字的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展开了详细且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识字;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

为了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模式和方法进行了合理的改革与创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一般都集中在课前预习、课上教学等环节,很容易忽视对课后作业的设计,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又以机械性练习为主,过程单调、内容枯燥,很难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且丰富多样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深度参与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意义

1.提高语文作业的趣味性。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以书面形式为主,单一又枯燥,很难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而实践性作业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后作业活动中的参与感,相较于前者,后者明显更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完成意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2.丰富语文作业的形式。实践性课后作业的形式不再仅限于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绘画、资料查阅、课后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作业,帮助学生摆脱枯燥的书面作业,让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知识应用、自主学习及创新思维等能力的提升。

3.优化语文作业的层次。实践性作业的设计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考量标准,因此具备很强的包容性特点,可以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拓展学生的发挥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语文方面有所提升。

二、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原则

1.紧扣教学目标。有效的实践性作业不仅要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还要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特点,能够让学生通过完成实践性作业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遵循的就是紧扣教学目标的原则,确保实践性作业不会偏离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实践性作业的有效应用。

2.体现学生自主。在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新课改教学背景下,设计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需要教师能够遵循“生本理念”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注重作业探究。鉴于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形式比较浅显,一味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或机械书写,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的时候,不仅形式要创新,在内容上也要更具探究性,让学生可以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查阅资料、思考问题、交流讨论。

三、基于生活化识字的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

1.情境体验类作业。情境体验是小学语文教师最常用的实践性作业设计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透过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情境,来丰富自身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通过绘画、歌唱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在情境中感受到的思想和情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以小学语文《秋天的图画》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及内涵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情境体验类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出自己所见到的、所感受到的、所想象到的秋天的样子,完成实践性作业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受,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2.资料查阅类作业。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而要想学好语文,字词和素材都是学生需要储备的,只是仅靠课本上有限的内容是很难满足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更高学习要求的。针对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在设计实践性作业的时候,为学生布置自行搜集、查阅相关资料的课后任务,用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让学生可以在深度参与的情况下,对所学语文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3.社会调查类作业。语文作为一门工具类语言学科,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的时候,就应该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通过布置社会调查、实地走访等类型的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感受语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结合生活现象加以深刻理解,在丰富学生素材积累的基础上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生活化识字教学中布置实践性作业,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锻炼学生各项能力的关键。为此,教师可以从情景体验、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方面着手来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瑾.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初探[J].福建教育,2021(35):45-46.

[2]江鸿羡.论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J].当代家庭教育,2021(24):139-14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