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全域旅游背景下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民宿企业产教融合建设探索与构想
摘要:产教融合是国家教育重大发展战略,能够激发和重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活力和动力,将民宿企业的发展融入现代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催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同时还能够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提供力量。本文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着重探讨了如何将民宿企业与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产教融合的体系构建,以期为同行教育者们提供可参考内容。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专业;民宿产教融合
引言:全域旅游是指以旅游业为一定区域的主导产业,对该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质量。是一种以旅游度假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在此背景基础上,我们进行民宿企业产教融合的路径探索。
一、当前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全域旅游背景下人才培养现状
1.培养目标滞后于市场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的变化,以及旅游服务产品的精细化,企业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多,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技能跨产品趋于同质化,综合素质能力明显偏低。就业需求滞后于市场,也是新兴旅游服务与管理岗位高级人才需求无法满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这造成学生在毕业后进行就业存在一定风险,供需矛盾突出、异常现象突出。所以我们在日常教育中应当需要更多的创新型高级人才,一定要以技能和创新型人才为主,同时培养具备创新技能的学生,技能、创造力和想象力一定要积极满足市场需求,真正做到引领市场发展,激发更深层次的需求已然成为未来的旅游行业的基础要求。
2.培养方式滞后于人才需求
目前,我们国家很多旅游类高校还处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四年制教学阶段,实行2.5年理论学习+单位实习模式,这样单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全域旅游背景下,我们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创新,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此外,在具体实习过程中,要充分思考当前时代中新潮的因素,进行产教融合模式构建,积极深化和发展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3.培养理念滞后于服务需求
全域旅游追求旅游对进一步提升当时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对行业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更接近人本意识。是一所定位于培养旅游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学校,最根本的办学方针。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核心培养价值还是不够的,比如,目前流行的民宿行业因素,就是用于旅游专业产教融合教学中的良好资源。在整体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树立学生的先进观念,不能一味地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局限学生。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多元化高技能人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当前行业的需求标准,了解旅游服务与管理的真实内涵,即以人为本、自尊自重、互为喜悦,进而克服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恐惧的心理。逐步提高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未来毕业后可以精业乐业。
二、当前阶段民俗企业的发展现状
青年已成为消费群体最大的部分,这也决定了民宿的客群更多的是喜欢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群体。他们选择民宿不仅是为了满足单一的生活需求,还可以作为拍照、打卡、聚会和求婚的场景,这显然不同于标准住宿产品的期望。不过,民宿的连锁和规模是一把双刃剑。超过一定量后,就会出现品牌个性缺失、消费者满意度降低等问题。业内人士预计,民宿行业将需要大约五年的时间来积累实力,然后迎来下一个美好的民宿时代,当然标准化运作不等于要提供千篇一律的商品。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中职旅游专业与民宿企业产教融合建设探索路径
1.企业合作模式。由企业牵头,中职学校建立合作部门,选取签订区域内行业前五的民宿企业,由企业自行或与其他企业构建职业院校或培训机构。以每周两次的实践实地教学,促进学生对民宿行业的深入了解,以及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教师要在过程中全程跟随,提前备课做好数据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民宿行业在当今时代下对旅游事业作出的贡献。
2.实习教学模式。每学期建议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到当地或附近城市的网红民宿进行短期实习。此方式实行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问题:(1)教师带队,不能出现学生单独实习的情况,以防学生人身安全遭遇侵害;(2)实习工作主要与管理、旅游接待等方面相关,由学校引领,沟通好几家合作企业;(3)短期实习结束后,2~3名学生为一个小组,总结实习期间的心得报告,作为实习作业由教师统一收集分析。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促进民宿企业的产教融合模式具备重要意义。在中职学校进行产教融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教学模式的构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创新技能,进一步促进旅游事业的高速发展,满足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倡议进一步增强旅游行业下的地区生态保护和人文建设,提高旅游管理制度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增强制度落实。
参考文献:
[1]徐秀玉.旅游新常态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研究[J].职业时空,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