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德育主任工作方法探究

解德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8期

摘要:德育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负责学生学校的德育工作,并与班上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紧密相关。同时,德育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德育主任工作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关。在中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中德育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课堂是德育主任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德育主任必须积极进行全班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育健康发展,指导学生建立科学、公平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观。

关键词:高中德育主任;德育工作;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179

在高中阶段,学生处于发展道德教育的重要时期。高中德育主任要重视德育工作,有效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工作中,充分利用好德育主任的模范作用。和学生进行适当的沟通可以有效地改善和完善学生们遇到的各种问题。负责任的德育主任应积极指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以便学生能够逐步塑造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以更好地培养良好的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现状

(一)师生关系处理不恰当

在实际生活中,成绩优异的学生会自然的进入重点高中,而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通常会进入到普通高中。学生的思想意识较差,在以往教育中受到的挫折,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通常会表现为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心理,更有甚者,自我否定、自暴自弃、缺乏与德育主任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德育主任有抵触心理,这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极其不利。

(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在管理体制上较为严格,有许多规则需要学生遵守,这些硬性的规章制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自己个性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想向他人证明自己、展示自己,过于严苛的管理制度除了能够方便对学生的管理以外,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表达,很容易使青春叛逆期的学生产生对学校的抵触情绪。部分学生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这些对于高中德育主任开展德育工作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德育主任的德育方法

(一)引入学生自治制度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辨别是非、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德育教育工作除了德育主任和班主任带领开展之外,德育主任可以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例如,在本校的班级管理中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这是对于普通严格管理的优化,学生管理倡导民主、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班级体的荣誉,在这个过程中既可增强学生班级体荣誉感,又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形成自立自强以及自信向上的品格。这种自主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三班长制度”的形式开展,每天在班级内设置三个班长,分别是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常务班长的选举由优秀值周班长评选产生或者全班投票选举产生,值周班长则由优秀值日班长选举产生,值日班长从班级中按照学生的学号由小到大轮流担任,值日班长上岗之前认真学习本岗位职责,不明白的事项向值周班长、常务班长等咨询。通过每个人轮流担当值日班长的形式来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二)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德育工作也不能流于形式,而应当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德育为首。德育主任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积极落实德育工作,在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高中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德育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以及与人交往当中践行道德知识、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转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长期以来,德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也多是德育工作缺乏实践。高中德育主任需要为学生创建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例如,高中德育主任可以开展爱心募捐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传递爱心和正能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走进社区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体育活动等,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三)坚持原则,加强德育工作的公正性。

学生不喜欢冷面孔的德育主任,但不等于不喜欢坚持原则的德育主任。通过调查,学生更不喜欢软弱无能、毫无原则性的德育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作为德育主任,一定要坚持原则,在班上扶正气,压邪气。当班干部正确的管理得不到理解时,德育主任要坚决支持班干部;当好人好事受到讥讽时,德育主任要伸张正义;当歪风邪气嚣张时,德育主任要果断制止。“公生正,廉生威”。要让学生信服,德育主任处理事情一定要公正合理,千万不能感情用事。不可歧视差生,偏袒优生。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表扬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某同学学习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某同学平时表现差就做好事也无名。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因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而采取轻重不同的处理方式。“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四)积极联系生活实际

为了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德育主任可以积极的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德育教育的教学形式,将思想道德的知识点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思想道德内容所表达的内涵,进而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因此德育主任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活动,例如德育主任为了提高学生的敬老意识,加强对学生有关“孝’的教育,可以举办以“讲述身边孝顺事”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期间学生可以踊跃的发言,讲述自身的故事或者叙述其他人的真实事例,在交流故事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孝顺的理解,提高学生要孝顺父母、长辈的意识。此外,德育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敬老院做一日的义工,通过付出切实的行动为老人进行服务,明白敬老、孝顺的意识要落实到行动上,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更加高效的完成德育教育的任务。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不断深人的当今时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德育素养才是德育主任们的主要教学任务。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德育主任就需要及时地摆正自身的教育理念,重视德育教育,优化自身的教育管理方式,促进学生形成德育意识,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国培养全面型的人才做准备。

参考文献

[1]胡乔木,周瑞云.试论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当代继续教育,2015(01):76-79

[2]王梅.论学校德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现实路径[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