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教师要将“教,学,评一致性”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在群文阅读活动中,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通过个性化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进而达到理想的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语文课上,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阅读水平,并深刻理解本文的内容,而要达到这种有效性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将“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活动与群文阅读活动相融合,体现出课堂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真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紧扣学科特点,确定“教”的目标
1.1根据语文要求,确定“短期”目标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要基于高中语文要素的标准要求设置群文阅读教学“短期”目标,即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包括扎实掌握和巩固基础性的语文知识,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帮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方向,重点要了解一些高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而更深入领悟和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1.2基于本文内涵,确定“长期”目标
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文学经典、小说等文体文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以及德育价值,通过正面、侧面的人物、事物、景物的刻画来反映客观的实事,充分体现出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精神涵养、三观价值理念和人格修养,通过深刻学习和体会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全面提高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所以,在确定“短期”学习和阅读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重点要树立立德树人的长期目标,让学生通过单元式整体阅读、课外阅读、分计划实施阅读等多种形式的群文阅读活动来深度挖掘文章的核心价值,准确把握文本主题和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主观情感与作者彼此共鸣,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基于学生学情,提升“学”的效率
2.1设计课后任务,培养学习习惯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加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能够自主展开对本文的阅读,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本文内容展开深度的探究和思考,共同总结和归纳重要的知识点,并将相关的知识技能实践运用到表达、写作、习题训练等过程中,展现学生对本文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设置一些学习和阅读的目标之外,也要设计一些课后任务,包括课后作业,根据学生个体化差异性问题和学情情况,分层布置课后任务或课后作业,逐渐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爱好,以多元化的任务情境为主要载体,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2.2紧扣学生思维,突破学习难点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的课文内容渗透着很深刻的德育思想,所体现出的人生哲理、生活道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等价值观念都比较深奥,虽然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化认知和理解,但是认知和理解的不够完善、不够全面。因此,教师需要立足实践做好思维引导,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思维结构,加深对本文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讲解统编版高二语文《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一课时,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平台搜集到《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良好家风》、《中国农村文化扶贫研究》等本文资料,并精选出其中比较精彩的部分进行整合与重组,同时,根据本文内容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借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家乡文化现象,使学生对家乡文化现状做出更加理性的思考,提高他们思辨的能力。除了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还要立足实践,通过让学生撰写建议书,设计参与家乡文化活动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可将写作训练与群文阅读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3根据课堂表现,发挥“评”的功能
为有效达到“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在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设计评价表格,对传统的教学目标进行转化,形成具有表现性的学习任务。评价表格也可与所创设的任务情境相结合,通过学生对学习和阅读任务完成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过程、具体表现情感态度等,并实施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应注重教学和评价之间的深度融合,在评价与反馈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引、引导和教学,切实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方面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好基础语文知识内容以及高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总结
总之,教师要积极创新和改进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方式,通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中的融入为学生明确相关的学习和阅读目标,完成对教学方案的设计与重构,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整节课堂之中,从而打造一个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杨丽丽.高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研究 [J].人文之友,2018,(17):288.
[2]瞿国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研究 [J].课外语文(下),2020,(1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