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科学主题下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系统思考与现实面对
摘要:自主探究是幼儿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自由选择、自我探索、自发交流,进行学习,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的过程。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我们要支持幼儿自由、大胆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促进幼儿科学活动中自主性探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主题;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喜欢动手探寻问题的答案,这一切都源于幼儿典型的年龄特点,这也是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依据。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比指南》,引起了幼教界及相关行政、督导部门的极大关注。我们在研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比指南》的过程中发现,“自主”、“主动”、“自我”等词汇多次出现,这正是进一步强化了做“以儿童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一、科学主题下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现实意义
每一个儿童都渴望探索和了解周围的未知世界,科学主题下幼儿自主探究活动对幼儿认识世界、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首先,由于科学主题下的幼儿自主探究活动作为一种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对幼儿关心和好奇的科学问题进行总结和引导,生成有价值的、聚焦的活动内容,指向幼儿核心经验的发展;其次,科学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具象化的操作,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同时,在科学主题下的自主探究活动能够让幼儿充分体验到科学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自身的科学意识。[1]
二、科学主题下幼儿自主探究活动开展的现实面对
(一)存在的问题
1.科学活动环境创设缺乏教育性
创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基础。目前很多幼儿园的科学环境创设参差不齐,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并不能让幼儿与其产生积极的互动,科学教育活动价值不能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
2.科学活动设计缺乏趣味性
幼儿园科学教育虽不可能直接培养出科学家,但往往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向往,使他们喜欢接触科学并热爱科学。目前很多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活动设计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幼儿兴趣和整体活动参与度不高,无法引发幼儿的自主探究。
3.科学活动内容缺乏探究性
科学活动内容广泛而庞杂,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但由于很多教师在活动内容选择上较为随意,活动中缺乏对幼儿有效的支持与引导,导致科学活动浮于表面,即看起来很热闹,但活动缺乏持续深入的探究,幼儿无法获得深度学习。
(二)产生的原因
在现实科学主题探究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因自身科学素养不足,对主题的把握、活动过程的把控不够准确和灵活,导致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根本无法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发生。此外,由于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发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幼儿的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
三、科学主题活动下幼儿自主探究活动开展的应然样态
(一)基于最近发展区,构建科学框架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提出来的儿童教育发展观,倡导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结合幼儿的现有水平以及可能发展的水平来设计教育活动。在开展科学主题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对班级幼儿的实际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同时针对幼儿可能达到的能力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同时,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对于科学领域活动的认识,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框架,对幼儿的自主探究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策略支持,更好的实现科学教育目标。
(二)制定合理的科学教育目标与内容
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幼儿实际发展水平为基础,提出适当的教育要求,兼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科学探究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方法能力和知识经验,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特点、能力发展水平等并结合教育活动内容,建立精确的教育目标,充分结合幼儿的兴趣,适当拓展科学内容,让教育活动加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构建师幼互动的组织形式
在科学活动中,师幼之间有效的互动,不仅可以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可,而且还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活动中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观察,及时给予幼儿认可,让幼儿获得情感上支持的同时,又增强了幼儿活动的自信心。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幼儿的思维互动,给幼儿以启发,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的发展。
(四)创设丰富多元的科学资源库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以一定的幼儿园教育资源为基础。教师要从幼儿自主探究的角度来入手,从实践角度甄选适合幼儿阶段的科学探究资源,以幼儿主动参与、家园互动共享的多元模式,建立丰富、多元的科学资源库。同时,观察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和资源应用的现状,探索提高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有效策略。
综上所述,科学学习,更多的是以具身世界的方式,获得感受世界的一种的认识方式。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构架科学框架,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通过不断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基于兴趣,主动探究,并对探究中的困惑,进行交流、研讨,满足探究欲望,获得科学探究的思维、素养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阳. 基于核心经验的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策略例谈[J]. 当代家庭教育.2021,(29):91-92.
[2]郑天然,王晶,许艳玲. 基于产教融合的幼儿师范生科学教育模式探索[J]. 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1,(09):19-23.
[3]徐思畅.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有效实施策略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21,(32):174-175.
[4]吕松哲.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干预行为探究与实践[J]. 科技风.2021,(20):127-128.
[5]洪碧玉. 探究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J]. 新课程.2021,(2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