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视角下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
摘要:新课标提出后,文言文已经逐渐深入到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同时,我国有关教育部门也对古典文化弘扬和发展进行了规划。而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讲,会从陌生到熟悉,这也是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少量文言文的融入,能满足小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需求,重新编排的小学教材中,文言文意义简单,易懂易学,而且故事情节非常饱满,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繁琐、无趣的词汇相关联,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究竟如何满足新课标要求,提高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钻研的。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高年级;文言文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10-
前言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结,也是重要的载体,学习优秀的文言文作品,能够让读者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精神,吸取民族智慧,传承优良传统。同时,文言文也是今人与古人展开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指导学生展开文言文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文言文是高年级阶段产生的一种全新文学作品,与之前学习的散文、诗歌相比,其教学方法、理解程度的难度会明显增强。据此,教师可以尝试借用以下方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
一、不断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在多种新型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并且延伸课堂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丰富教学素材,拓展文言文内容,使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延伸,从横向角度出发,引入与教材类似的素材,指导学生展开对比阅读。从纵向的角度出发,引入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与文章人物相关的故事,从而实现教学延伸[1]。
比如,《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虽然字数不多,但却以生动的方式描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情。由此,在教学期间,教师就可以将与文章相似的故事引入到课堂中,如《忘年之交》等,让教学内容得以延伸。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教学延展,指导学生以对比的方式分析故事内容,区分故事中的友情,从而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横向角度出发,引入与文章相关的文言文故事,或者从纵向角度出发,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如《伯牙鼓琴》这篇文言文主要出自《列子·汤问》这本书,书中不仅讲述了《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还讲述了其他故事,教师就可以选择书籍中的其他故事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掌握故事主题,从而使文言文学习内容得以拓展和延伸。
二、有效创新,提升教学效果
在展开小学高年级语文文言文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保证教学内容多元化,还要让教学方式得到创新,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引入现代化技术。
首先,“文”、“白”对照,这是帮助学生读懂文言文的有效方法[2]。通过文白对照的方式展开阅读,能让学生自由地在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切换,使其相互呼应,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比如,教学《自相矛盾》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与《自相矛盾》相关的白话文,将其打印好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对比《自相矛盾》的文言文与白话文,使学生能快速理解文言文内容。随后,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主动性,感受阅读成功的喜悦之情,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使其逐渐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
其次,指导学生进行文白对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机会和空间,感受阅读的乐趣,掌握文言文的特点,并理解文言文的整体含义。
比如,教学《自相矛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引读法”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找出白话文与文言文相对应的句子,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夸张的强调文章内容,并让学生模仿作者创作时所应用的语气,充满感情地阅读文言文内容,使学生的朗读变得更加生动,真正理解文言文的含义,不用教师再一字一句地讲解。随后,学生甚至能利用文言文讲解故事,从而使教学目标得到实现。
三、创设情景,提高理解能力
在开展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练习等,并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与文言文的意境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保证教学有效性。
首先,经典朗读[3]。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朗读文言文,或者鼓励引入一些课外经典名篇,让学生进行诵读,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增强。比如,教师可以指引学生阅读《论语》中的经典篇目,让学生利用晨读或者课前三分钟进行朗读,以此强化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文言文内容。
其次,角色创设。小学时期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言文内容都具有明显的故事性特点。如《两小儿辩日》、《学弈》等。所以,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扮演文言文中的角色,重新演绎故事情节。《两小儿辩日》中的主要人物为孔子和两小儿。因此,教师就可以随机选择三名学生,让学生分别扮演文章中的人物,通过自身的理解还原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表演形式能让学生拥有深刻的体会,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合理利用所学知识。
结论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与白话文教学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密切,但却拥有属于自身的特点。立足新课标视角,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展开语文文言文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重新编排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纳入了多篇文言文作品,让孩子从小学习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各大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而且也应该让孩子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讲解方法,让文言文的作用得到发挥,绽放独特的光芒,照亮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使学生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在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下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婷,李文浩. 合作学习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桃花源记》教学为例[J]. 文学教育(上),2023,(01):105-108.
[2]吴玟欣.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以文言文部分为例[J]. 名作欣赏,2023,(02):92-94.
[3]章寅臻. 浅析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J]. 汉字文化,2022,(23):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