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发展研究

王靓冉 贺佳佳 张思佳 于源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3年13期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34

摘要:人工智能掀起了智能化风浪,推动数字化时代进入新阶段。人类活动已然与数字媒体紧密相连,大众可以利用数字媒体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表达、创作、交际等。数字媒体艺术依托数字媒体技术对创意进行艺术展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可谓影响深远、至关重要,世界各国对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之侧目,因此纷纷出台相关助推政策,且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才培养加大了重视程度。为了解人工智能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带来的数字化嬗变,也为了探明数字媒体艺术的特性和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数字媒体艺术,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13-

智能化是目前科学技术乃至全社会发展的崭新风口,智能化的出现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采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型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结合当代社会的人民生活需求,进而生产出了智能玩具、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等一系列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带有一定智能化的产品与设备,不得不说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对人类的工作方式也带来了不小的改变。随着数字媒体产业急剧扩大,所涉及的产业内容和结构发生转变,其对数字媒体人才的需求状况必然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培养所需专业人才是数字媒体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数字媒体产业的空前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内涵与应用表现进行充分了解,对国内外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深度剖析对比,结合传统产业与数媒产业的差异变化,正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数媒人才的需求,找寻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当前数字媒体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最终畅想人工智能影响下数字媒体艺术的新趋势。

1.人工智能影响下数字媒体艺术表现

1.1 人机交互艺术

艺术是人类相互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满足想象的一种表达活动。艺术表达的过程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互动行径,这种互动可以是人对物,也可以是物对人,亦或是物对物、人对人,人机交互艺术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过程艺术和参与式艺术在数智语境下的新延伸拓展。人机交互研究的内容重点是人与计算机,两者之间发生信息上的互换,一部分是人对计算机的信息控制,即人可以主动借助鼠标、键盘、摄像头等数字媒体设备控制信息的获取或输出;另一部分是研究计算机到人的信息交换,即计算机通过打印机、显示器、音响、头盔显示仪等输出显示设备给用户提供信息。由于现代数字媒体类型的多样化,因此学界的部分人士把人机交互的说法改为了“Human-MachineInteraction”,他们认为数字媒体的载体不仅仅是计算机,所有的机器媒体设备都可以成为信息载体,因而改为“Machine(机器)”更为贴切。其实不论是哪种说法,归根结底都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机器媒体与用户(自然人)之间的信息交互。

1.2 3D打印艺术

3D打印,属于增材制造方式的一种,是目前快速成型或固体自由成形技术中越来越普遍运用到的数字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的适用范围很广,可运用到类似航空航天领域、生物与医疗领域、电子设备、建筑制造行业、文创周边产品、艺术创作等不同场景下。3D打印艺术的最常见艺术形式之一就是数字雕塑。除了数字雕塑,3D打印艺术还包括了可穿戴的3D打印服饰、3D打印互动装置、3D打印街头涂鸦、3D打印陶瓷、3D打印珠宝、3D打印历史艺术品等等艺术形式。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艺术创作赋予了新活力,通过新数字化制造方式对艺术创作的解读和重构,足以引起大众对数字化智能时代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应用的深度思考,使得大众选择以求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接纳新数字技术对艺术的赋能及挑战。

2.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发展策略

2.1产业支持

众所周知,传媒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牵绊关系非常紧密,双方具有亲密的关联性和交叉性,基本上可以把传媒业态划入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数字媒体的传播属性决定了其的文化传承基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流都是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文化的输出需要媒体的传播,因此数字媒体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数字媒体艺术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如今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羁绊,应当合理利用数字媒体艺术进行生产设计,制造出更多的衍生产品,从而扩展产业链的长度和宽度,带来更广的经济效益。数字媒体艺术给予了文化创意产业技术支持。数字媒体融汇声音、图像、文字,实现现实与虚拟的并存,为影视行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字技术支持。技术的不断更新为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注入了发展活力,进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稳步前行。

2.2人才培养

当前文化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的人才供给、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创意型、高技能型、经营管理型、销售型、复合型人才依旧匮乏,人才数量和人才素质无法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甚至人才供需有结构性失衡的忧虑。人才的供给实则来源于产业链的需求。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呈现“文化资源——内容创意——市场运营”的链条状,由此可简单推导出,数字创意产业需要的是身兼技术、创意、运营能力的综合性素养,加上地区发展不平均和高校资源不平衡等缘由,可以分析出数字创意产业所需人才,应当需要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意型人才、具备高素质高学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等。

总结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数字媒体艺术很显然与过去的媒介艺术截然不同,在数字智能化的语境中诞生了许多新艺术形态,例如数字动画、VR游戏、多维电影、3D打印、社交短视频、数字特效等,数字媒体艺术根植于数字技术,其实质是一组长数据信息,数据的可复制性也由此降低了艺术创作者的门槛,创作艺术品不再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独活,普通民众通过智能软件也能够轻松制作属于自己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孙云涛.人工智能在数字媒体技术中的应用[J].电视技术,2022,46(09):166-168.

[2]卢洋.人工智能时代自然生态博物馆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设计研究[J].环境工程,2022,40(08):310.

[3]常丽.人工智能在数字媒体技术中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2022(07):8-11.

作者简介:

王靓冉 女 1999.07.22 大连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

贺佳佳  女 2000.07.12 大连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

张思佳 女 1999.11.30 大连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

于源清 男 2001.05.14 大连工业大学(视觉传达)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