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应用,让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获得了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教学手段。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表现、创作美术作品。基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可以让整个课堂更加生动形象,特别是对于缺少审美经验的初中生而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其了解更加新颖、丰富的学习内容,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下对美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学习、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美术;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22-
引言
新课程标准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各学科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在组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并没有真正重视美术教学,学生对各种美术作品的感悟和理解也不够全面与深刻,无法对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情感进行深入挖掘,学生自身的创作也缺乏足够的灵动性,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美术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改进,使之符合新课标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课堂上充分把握好时间,实现对课外资源的合理利用,将新课标的独特完全展现,为学生构建合适的创作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初中学习美术知识的乐趣,促进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良好进行。
1、促使初中美术教学落实差异化策略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为促进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突出美术教学的差异化与层次化,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此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进程之中,科学有效地落实深层次的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美术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还应当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有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以此满足不同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体现或表现的学习需求,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整体美术水平提升。
2、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初中学生鉴赏能力和评述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目标当中,也十分重视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的形成,通过让学生对优秀美术作品、古今中外大量美术艺术佳作和美术现象的观察、分析、描述与品鉴,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如果是传统初中美术教学课堂,能够为学生展现的美术艺术作品十分有限,且无法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和细致入微地品味作品创作的意蕴,尤其很多名人的美术佳作很难全都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仅仅依靠教师语言描述和书本中的一些图片展示无法让学生“窥其全貌”,只能“管中窥豹”,对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培养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美术教材为主,以大量网络中的视频影像资料、优秀美术作品解析音频资料和图片、画册资源等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强化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使教学过程更为多样化。教师可以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和视频影像资料,加强美术欣赏教学的效果。如为学生构建自主交互式学习平台,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交互式欣赏,让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美术作品,并根据其个性喜好和实际需要对作品予以操作,例如放大、缩小,全方位进行美术或艺术作品的欣赏,甚至于可以依据相关图片调出详细的资料,包括作品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所了解的一些资料情况来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互动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评述能力。例如,在(五四制)初中美术教材中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感受中国古代艺术名作》这一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以中国画欣赏来讲,中国画非常讲求意境,尤其水墨山水画,其意境之深远、立意之深刻、技法之细腻往往能够为人带来不同的欣赏感受与视觉体验。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如果仅仅从中国画表面去欣赏,就无法感受到画作中的内涵与立意。此时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些背景音乐,以舒缓的音乐作为“敲门砖”,让学生逐渐放松心情,并融入情境氛围中,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感官中感受学习的内容。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来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美术艺术作品,从而获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3、构建活泼积极的美术教学氛围
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将课堂教学的主体性转移给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程度也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直接性决定作用。不过,初中生一般都比较缺乏自制力,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与改善,努力构建出直观形象且积极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讲授“漂亮的手工灯饰”的课程导入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室里的窗帘、灯泡、课本等材料来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先让学生感受到灯带给我们的作用,再引申到灯饰,提升美术课程的吸引力。制作中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自行发挥想象力,用纸张等制作三角形、正方形、圆筒形等图形,并绘制出各种纹饰,使学生设计出独具特色的灯饰。这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到从平面走向立体的学习方法。通过生活实际与课堂设计教学之间的巧妙结合,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能力,推动学生的创新发展。
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的生动、直观的特点是不容忽视的,其在美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为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也能够为美术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样既可以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构建出内容更加丰富的美术课堂,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向阳.新课程下初中美术多媒体教学及其策略[J].艺术大观,2022(13):118-120.
[2]金文治.新课程下初中美术多媒体教学及其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1,23(16):227-228.
[3]陈丹.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5(7):155.
[4]于见见.刍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1(14):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