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美术学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其审美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小学也是学生情感以及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需要学校发挥教育教学的作用,施以美育,以新课改的要求为参考,重点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并没有达到至善至美的程度,其中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展开探究,旨在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22-
在新课改全面推进过程中,素质教育得以全面落实,标准在不断发生变化,更需要学科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全面改革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美术课堂都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资源不丰富等问题,对学生感性认知、品格形成以及思维发展等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的内在品质,还可以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学科体现的优秀美术作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素材。同时创意实践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得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思想下的旧教学模式,致力于深化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此,教师要积极尝试新型教学方法,探寻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大自然,从生活中体会“美”,为美术学习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在教学中,美术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跨学科教学,结合语文、数学等,让学生在熟悉的知识范围内发展想象力。以《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这一部分的教学为例,笔者结合语文以及历史学科,让学生对封建时期的皇帝进行总结,鼓励他们学过的或者课外知识中整理自己喜欢的人物。在这样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充分感受美术学科的魅力。与之前的知识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是在调动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实践锻炼,使美术教学达到了围绕核心素养培养渗透美术知识的效果。
二、巧借信息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当代小学生是伴随信息技术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少年,他们更熟悉网络技术,甚至有些学生深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在本该充满阳光的年纪里表现出情绪低落等问题。而美术学科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感情品质等方面却没有发挥积极作用。为此,美术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信息技术的有利方面展示出来,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技术的兴趣,并将其作为学习的得力助手。
比如,在教学《静物写生》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赏析世界人物绘画。考虑到小学生的成长阅历较浅,对外国文化了解不多,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欣赏一些外国人物肖像画的视频介绍。通过专业的解读和视频全方位展示的原著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其中蕴含的情绪、情感等。在课堂上,笔者便从整理关于达芬奇的绘画作品介绍,重点展示了《蒙娜丽莎》的人物肖像画。在课堂上,由学生表示自己一直都不知道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何神秘之处,通过本次学习才认识到美术画作不仅仅是画人物,还包含了其他的学科知识,打开了自己的美术视野,会认真学好每一学科的内容。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学生不仅对美术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自己学习也有了新的领悟,使他们从美术大家的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情感元素。
三、挖掘地方性美术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资源,对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有积极帮助。为此,美术教师需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充分挖掘学校、地方以及民族中的美术艺术元素。比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便通过手机记录当地的民间文化,同时借助各地的艺术博物馆,拓展美术课堂的教学资源。比如,在教学《中国山水画》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曾利用假期时间探寻山水秀丽之地,通过手机记录自然风光,并将其与古代画作大师的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将现实景色与山水画艺术作品进行对比,深入体会山水画所营造的朦胧意境。同时,在展示相关美术作品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北方山水的雄壮,体会作品给观众造成的视觉压迫感,从而体会高耸坚实峭壁的迎面兀立感,笔者也绘制了一幅对比图,对画面比例进行了调整,使画作的上方、左右两侧都有一定的留白,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原画作的匠心独运之处。这样,通过挖掘美术中的地方性艺术元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民族美术艺术,唤醒他们内在的民族基因,在了解中国美术文化的过程中,认同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在全面开展基础教学时,也需要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提高美术课程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以便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面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美术教师还需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做起,围绕美术核心素养的若干维度,制定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借助信息技术、挖掘本地美术艺术资源以及合理构建美术课堂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积极帮助,需要美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以便达到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庆昶.论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1(20):173-175.
[2]徐泳洲.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及其策略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21(17):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