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丹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3年33期
界首市第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的关键学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教材内容过于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教学方式单一等。本文旨在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兴趣;效果;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33-

目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以及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等措施来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1.教材内容过于抽象,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

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都较为抽象,难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小数时,很多教材都是以数字为主,而缺乏具体的实际应用场景,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和应用。此外,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题目往往也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讲授和练习,缺乏多样性。例如,在教学小数时,老师往往会先讲解,然后让学生做一些例题和练习题。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缺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缺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例如,在教学小数时,很少有教材和老师能够将小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购物、计算零花钱等,导致学生无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生动的语言、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引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教师应该引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例如购物、旅游、游戏等,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比如,教学《测量》这一数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测量案例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书、桌子、水杯等,让学生自行测量物品的尺寸,了解尺寸的含义和测量方法。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量杯等,让学生能够对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比较和选择。

其次,教师可以将测量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中,例如让学生在旅游活动中进行路程和时间的测量,或者在购物活动中进行价格和数量的测量。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测量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比赛,或者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测量任务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2.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

教师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效果。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课堂互动等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多媒体教学、投影仪、幻灯片等工具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可视化效果,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竞赛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例如投影仪、幻灯片等,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呈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应用案例,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3.引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

引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比如教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例如购物、旅游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以购物活动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清单,让学生模拟购物的过程,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些商品,并记录下商品的价格,然后让学生计算所选商品的总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小数的加法,让学生将每个商品的价格相加得到总价。

接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退货或者换购一些商品,再次计算商品的总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小数的减法,让学生将退货或者换购商品的价格从总价中减去,得到新的总价。除了购物活动,教师还可以引入其他生活案例,例如旅游费用的计算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小数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三、结论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发展,例如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以及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02):65-66.

2.王清华.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7(14):26-27.

3.马小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教育, 2018(12):27-2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