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自主游戏的实践探索
摘要:幼儿喜欢做游戏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幼儿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载体也是游戏。自主游戏由于贴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满足幼儿对游戏的综合心理需要,故深受幼儿的喜爱。本文对幼儿自主游戏的支持与引导策略展开研究,以期加强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联系,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主游戏;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33-
幼儿自主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对幼儿个性、兴趣和需要的尊重,有助于凸显幼儿的主人翁地位,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同种类的自主游戏有着不同的教育意义,它们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能力、素质具有推动价值。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并不是盲目的,也并不等于完全让幼儿自主行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游戏观察,并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深刻分析,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加快推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举措。
一、根据幼儿情况设计自主性游戏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想法,故教师在自主游戏的选择上就要细心,选择适合幼儿心理的特色游戏,在激发幼儿的兴趣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满足教育的要求,将教育与游戏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在选择、设计自主性游戏时,可以依据年龄、生活、教育目的等来选择、设计游戏,以通过自主性游戏达到教育的目的,加强游戏与教育的融合。
年龄是设计自主性游戏最重要的依据,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年龄进行自主性游戏的设计。比如,刚入幼儿园的幼儿普遍心理年龄小,刚离开家庭,对于父母的依赖性很大,这时候教师可以设计需要父母参与的游戏,这样在满足幼儿对父母需要的同时,也能促进幼儿尽快适应离开父母的幼儿园生活。这就是幼儿园给幼儿上的第一课,迈出家庭。游戏的设计可以类似于亲子配合游戏,如给定一个词语,让父母和孩子接力进行绘画,根据哪一组家庭更贴近词语的形象来判定胜负。这个游戏一方面可以提高家庭和幼儿的配合程度,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其次也让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感受到快乐,让幼儿逐渐脱离父母,成功适应在幼儿园内的生活。第二个依据则是教育目的,教师要根据教育目的来进行游戏的设计,比如今天教师需要让幼儿学习到尊重劳动,那么教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与劳动有关的自主性游戏。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清洁比赛,每一名幼儿负责一小块区域,对此区域进行清洁打扫,由幼儿投票评定出哪名幼儿打扫得最干净。让幼儿体会到劳动辛苦的同时,也体会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尊重被肯定时的感受,让幼儿学会更加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并热爱劳动。
二、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指导
幼儿普遍年龄较小,在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状况,此时就需要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去,给予幼儿鼓励与指导,以推动自主性游戏的顺利进行,保证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教育。此时需要教师注意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观察到状况的出现,也有利于加强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加强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保证游戏的效果与教育性。
在自主性游戏进行中,教师应该在离幼儿不远的地方进行观察,及时注意到幼儿出现的一些状况,比如对玩具不感兴趣,或者幼儿与幼儿之间出现了矛盾,再或者幼儿的心情低落,无法正常进行游戏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从中进行协调与帮助。再比如,幼儿在游戏进行过程中遇到了阻碍,无法继续进行,或者是不知道怎么继续进行,此时教师也可以成为游戏中的一员,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帮助幼儿继续进行游戏。当幼儿进行游戏时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亲身示范,做到寓教于乐。比如,在投沙包的游戏中,有的幼儿不懂如何以正确的姿势将沙包投出去,投出沙包的距离一直比较近,产生了挫败感。此时教师就可以参与到游戏中,以正确的姿势放慢动作,将沙包投出去,让幼儿从教师的参与中学习到正确的姿势。这样既保证幼儿不会在游戏中产生挫败感,使游戏顺利进行,也提高了师生的互动性,保证了游戏的教育性,提高幼儿面对挫折的勇气。而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幼儿之间出现矛盾时,教师则可以适时地介入到游戏中去,询问幼儿出现了怎样的矛盾,及时做出调解,给予幼儿安抚。协调关系后,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让他们在友谊这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总之,教师对自主性游戏的介入并非是干扰幼儿进行游戏的自主性,而是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保证自主性游戏的效果,提高自主性游戏的教育性。
三、总结游戏收获
在自主游戏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对今天进行的自主游戏进行总结。首先是幼儿对自我的总结,对今天游戏的感受、想法和建议等。教师同样也需要总结,总结幼儿在进行自主游戏时的大致情况以及出现的状况和后续的解决措施,对于表现良好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对于游戏进行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改进,这样才能使游戏进行的效果得到最终体现。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回到班级,询问幼儿今天进行自主游戏的感受与收获,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同时进行记录总结,然后询问幼儿对于所进行的游戏建议,以及明天想要做什么新的游戏等问题。教师及时记录,并且尊重幼儿的意愿,对明天所要进行的游戏做出安排。有些幼儿可能会对家长倾诉得更多一些,在教室时并不会过多表达,因而教师也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倾听家长对游戏的建议。其次,教师还应根据自己所感进行总结,将游戏进行时出现的一些状况以及处理措施进行记录,思考是否有能够改进的地方,且将改进落实,为下次游戏的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幼儿在下次游戏进行中有更好的游戏体验。最后根据幼儿的感受与收获评价此次自主游戏进行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总之,总结是体现游戏价值的重要环节。
结语
总之,在开展幼儿园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游戏的选择与设计,适时地参与到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对游戏进行时出现的状况进行解决,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保证游戏的最优效果,最后做出总结,及时做出改进,增强游戏的教育性,真正做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参考文献
[1]梁丽颖.幼儿自主游戏开展方式探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4):177-178.
[2]叶亦慧.幼儿自主游戏的设计策略[J].江西教育,2021(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