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Swain输出假说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改进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33-
1.引言
全球化的深入使得英语这一国际交流的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应地,中国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也备受关注。然从目前学生在初中学习三年英语后的表现来看,其大部分语法和阅读技能远好于听说或写作技能。这是因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总集中在背诵记忆语法、生词和短语,违反了语言学习规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已成为一个紧迫问题。
本文以Swain的输出假说为指导,首先阐述输出假说的产生背景和国内外对输出假说的研究,然后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所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探索一种有效且高效的英语听说教学方法。
2.基于输出假说的研究
输出假说提出,为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学习者应该输出。也即,通过口语或写作活动产生语言,并接受关于其输出的可理解性的反馈。基于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为输出假说的观点提供了大量支持。Victor A. Birkner曾深入分析输入和输出假说,认为输出实际上依赖于输入,可以基于两者互补来促进外语习得,这要求学习者不仅要获得足够输入知识,还要确保充分输出训练(Birkner 21)。随着产出假说的发展,研究者提炼了其内涵。该假说的作者Swain后来改变了输出含义,并提出输出假说研究可采取的未来方向,如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Swain&Yang 45-46)。
在国内,卢仁顺指出,英语教学应更注重提高学生输出技能。至于近年的实践教学领域,王初明教授提出的写长法是一个典型案例,它使用输出假说来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技能(李涛78)。此外,关于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法和翻转课堂的理论也从不同方面为输出假说提供了新的解释(刘冰62-65)。
3.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听说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低
传统的听说教学中,教师常通过消除词汇障碍、反复播放录音材料、让学生完成听力练习来代替听说教学,这导致学生思维活动减少。教师往往将练习的完成作为听说活动的目标,而对于学生该听什么、如何听及在听后该如何交流,他们没有明确目标。
3.2输入输出比例不平衡,听说活动分离
对于传统的听说教学来说,教师非常清楚输入的重要性。在不断丰富输入手段和内容的前提下,很多听说课都存在输入输出比例失衡的问题。学生在整个课堂上进行大量输入活动,但在输出环节时,由于时间有限,学生无法获得充分准备和展示时间,这导致所学语言无法有效使用。
3.3输入活动缺乏连贯性,输入产出活动缺乏联系
由于教师在设计输入活动时缺乏对最终输出任务的全面考虑,输入活动会缺乏一致性,甚至出现输入输出活动的完全不匹配。例如,一些教师未紧紧围绕输出活动开展有效输入活动,也未对输出所需内容给予充分指导。
4.基于输出假说的英语听说教学设计改进策略
基于初中英语听说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作者认为斯温输出假说对当前的听说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提出了以下改进策略。
4.1听说结合,互相促进
教师应将听力和口语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输出机会。在开展听说活动之前,老师不妨给学生第一次谈论话题的机会,让其调动原始知识交流,认识到自己目前语言水平与目标话题间的差距。通过输出,学生可以测试自己的假设;通过意义协商,学生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准确。
4.2创造真实环境,激发听说热情
在听说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创造真实语境,将语言知识还原到语言交流中,并采用更灵活多变的形式鼓励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激发其对口语输出的兴趣。听说课日常输出活动可采取情景对话练习、角色扮演、课本剧等形式。此外,互动应是听说练习的核心,教师应注重提问质量,激发学生思维和表达欲望。
4.3形成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听说学习主动性
对于学生的输出表现,教师应给予一定形成性评价,使其反映和分析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将语言形式与意义联系起来,从基于语义的处理变为基于句法的处理。在评估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发现和纠正语言问题,并鼓励其感知和使用语言。在输出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其积极参与语言任务。并在每个阶段总结性评价,让学生感受进步。
5.结论
本文研究了Swain输出假说理论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发现了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为加强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Works Cited
Alsulami, Sumayah Qaed. “Testing the Noticing Function of the Output Hypothesi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9.2 (2016): 136-141.
Birkner, Victor A. “Revisiting Input and Output Hypothes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sian Education Studies 1.1 (2016): 19-22.
Swain, Merrill & Yang Luxin. “Output Hypothesis: Its History and Its Futur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40.1 (2008): 49-50.
李涛,“语言输出假说理论研究综述”,《外国语文》,2013年6月,第76-79页。
[Li Tao. “A Review of Research into the Output Hypothesis.”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6 (2013): 76-79.]
刘冰,“医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学》,2016年第5期,第62-65页。
[Liu Bing.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English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5 (2016):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