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下的小学四年级劳动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师要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培养发展学生,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意义重大。但从近年来学校劳动教育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劳动教育的任课教师大多不是专职教师,其劳动教育素养不高且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劳动课一周只开设一节,其他课程各自为阵,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内容很少涉及。针对这一普遍问题,我积极利用校园内劳动场,联合四年级本班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开展跨学科融合的劳动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和实践研究,旨在在其他学科中充分挖掘劳动教育的潜在价值。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耕乐园”、”兔屋”、“蘑菇房”、劳动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1-
要促进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就需要打破学科之间存在的界限,这不仅是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界限,还包括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既要打破重组,也要做到有机结合。《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在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认识到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劳动者的各行各业,对劳动的尊重,使热爱劳动的态度初步形成;针对本校劳动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劳动教育学段目标,我利用校园劳动场,联合四年级本班其他不同学科教师,开发了跨学科劳动教育主题学习活动,充分发掘其他学科中劳动教育的潜在价值,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下面,本文将对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下的小学四年级劳动教育策略进行论述。
策略一:开设“耕乐园”中“劳动+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劳动教育主题学习活动
进行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从身体素质上锻炼学生,更是从意志上磨练学生。让学生知道收获的不易,才会懂得珍惜。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光荣,才会变得正直和阳光。要想达到这种教育效果,仅靠劳动教育课显然是不够的,但是劳动教育最大特点是渗透性强,可以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
首先可以与道德与法治课融合,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很多,作为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我利用学校劳动特色实践基地—“耕乐园”与劳动教师合作教学,将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美好的生活哪里来?”和人教版《劳动》四年级下册“农业劳动我参与”单元内容相融合,设计了一次劳动教育及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发现两个学科课表时间前后相连,因此,我们将两节课整合成跨学科主题活动,从劳动角度出发将学生分成任务小组,带孩子们到“耕乐园”中了解人类生活中的食材从哪里来。从此以后,孩子们都非常自觉地认真使用小锄头、小铁锨,尽心尽责地呵护着自己班级的地块,学期末,教师还带领孩子们将种植的萝卜制作成“醋泡萝卜”,相互品尝,评选出“最佳劳动小组”和“最佳劳动达人”,真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和树立了良好的劳动意识,本活动不仅做到了德育为先,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也得到了落实,同时培养了学生适应未来的正确价值观,发挥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策略二:开设“兔屋”中的“劳动+科学”跨学科劳动教育主题学习活动
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我和四年级科学老师联合起来,利用学校校内特色劳动场—“兔屋”进行了“劳动+科学”跨学科劳动教育主题学习活动,我们将劳动课与科学课进行统整,融合科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的主题内容,开设了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科学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我们带领四年级的孩子们分小组观察兔子的养殖 ,根据学生的兴趣及能力特点招募了“我的兔宝宝”养殖项目小组,分为生活喂养小组,习性观察小组,兔屋清理小组,劳动教师和科学教师任就课程教授与活动评价进行分工合作,带领学生参与兔子饲养生长,利用温度计和湿度计对兔子生存环境进行测量,教授孩子观察兔子的外型和习性特点,将孩子们的观察日记和饲养照片制作成公众号在家长群进行宣传,鼓励孩子做一个善于观察,有责任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孩子们每天都乐在其中,在“做中学”“学中乐”。
策略三、开设“蘑菇房”中“劳动+语文+美术”跨学科劳动教育主题学习活动
我们利用学校特色劳动场—“蘑菇房”,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对蘑菇观察和种植实践的主题学习活动当中,无论是从涵养诗文入手,还是从赏心悦目的画作入手,我和四年级其他学科教师都努力寻找学科之间的共同点进行劳动教育的统整实践教学,保证学生的劳动精神和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形也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我们利用语文课将劳动教育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利用网络搜集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文章,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围绕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设计思考性问题,以小组活动为依托让学生进行深入地探讨和思考,给学生搭建平台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充分渗透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完美结合,学生能够通过劳动实践以及用心感受将自己的所听与所想利用文字抒发出来,为学生持续进步提供重要保障。
在美术课中,我们也尝试与劳动教育完美结合,或是通过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让同学们利用黏土制做蘑菇模型,通过手脑并用的方法来增强同学们对美术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不能只靠劳动课进行渗透和达成,更需要从不同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进行多学科教学的渗透,虽然目前劳动教育的落实还面临许多困境,我校四年级老师已在这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并以劳动教育为轴心,创新教学形式,拓展融合多学科教学任务,将道德与法治、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拓宽了育人渠道。通过实践探索,劳动教育实践与双减“同频”,与劳动教育时代要求“共振”,劳动教育的探索对于教育模式改革创新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借鉴。下一步,我校将以四年级跨学科劳动教育为基础进一步开拓创新,拓宽思维广度,继续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互动、共享中实现全面育人目标,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1]门文文.农村小学加强劳动教育的策略探析[J].甘肃教育研究,2022,(08).
[2]张志勇. “双减”格局下公共教育体系的重构与治理[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09)
[3]王雄飞.庄重融合劳动教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案例[J] 川基础教育课程2020(13)
本文系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资助课题《新时代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验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文号:XJK22BJC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