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李长亮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3年47期
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实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论文旨在研究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分析了思政课的特点和作用,提出了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路径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注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创新,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家校合作。本研究为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路径;师资队伍;家校合作

引言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主要课程,承担着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探讨相关的路径和策略。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和方式,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民族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情厚意,使他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民族认同: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传承意识。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的意愿。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教育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和自豪感,激发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意愿。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热情。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和支持。

爱国主义教育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内涵丰富,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上,还体现在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因此,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一)课程设计的创新

设置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块:在课程中设置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块,包括国家历史、国家文化、国家制度等内容,以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民族的认同感。引入相关案例和故事:通过引入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组织实践活动: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国家重要纪念馆、社区服务活动等,使学生亲身体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爱国主义的意义和价值。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成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骄傲。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交流思想、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评价方式的创新

项目评估:引入项目评估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关于爱国主义的实践活动或研究项目,并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情感评估: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听课表现等方面,评估他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程度和体验效果。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综合评价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与家校合作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教师交流与研讨:组织教师间的交流与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家校合作: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提高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的认识,需要加强他们的培训。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培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明确其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方法的培训:教师需要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实践活动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家校合作也是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可以形成家校共同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合力。家校合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家长会议: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与家长分享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家校互动平台:建立家校互动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结语: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要正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知识点过于抽象、教学方法单一等。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家校合作,我们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思政课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思政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责任的公民。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思政课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晓娟莫修良.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J].教育评论, 2021(12):97-103.

[2]闫兰娜.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J].  2020.

[3]刘涛.爱国主义传统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20(17):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