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向利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3年47期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卢峰镇警予学校 419300

摘要:信息技术是新形势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依托。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年龄较小、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学生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从基于网络空间、依托教学软件和借助录播教室几个角度,针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7-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课堂,可以有效提升课堂容量,促进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理解知识,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营造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记忆,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更好的情感体验,帮助其提升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一、基于网络空间,提升学生预习效果

网络空间就是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创建的,集教学、资源共享、拓展与互动为一体的信息化学习平台,同时也是可以有效加强师生互动、促进资源共享的一种全新、高效的学习场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空间的学习资源,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1]。

(一)利用微课视频,提升课前预习趣味性

课前预习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还不具备扎实的课前预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的形式,有效提升课前预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为例,由于纳米技术科技含量较高,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在网络学习空间分享一些更加直观、形象的有关纳米技术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结合课文内容一起观看,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纳米技术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加强互动与指导,深化课前预习效果

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在更有能力的同伴或者教师帮助下才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基于网络空间,构建一个可以远程交流和指导的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和互动。同时,借助这个平台,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远程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为例,教师在本节课正式课堂教学之前,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前预习任务,如让学生预习这三首诗词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工具书等查阅资料。然而由于网络信息量大且杂,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知半解或者有所疑虑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与其他同学交流,或者直接向教师求助。教师可以依托平台进行远程指导,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

二、依托教学软件,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生活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功能各异的教学软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教学软件,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2]。

(一)利用朗读示范功能,提升学生的语音、朗读水平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语音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而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教学则渐渐成为语文学习的重点环节。然而,受地理环境和教师资源的影响,不同地方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想做到字正腔圆、语调恰当地朗读一篇课文也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软件的朗读示范功能,帮助学生矫正在字音、语调等方面的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语音和朗读水平。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为例,本课课文篇幅较长,同时有较多的生字需要学生认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教学软件中的朗读示范功能在课上、课后进行全文跟读,或者针对个别段落、字词进行点读,以此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在字音、语调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软件的人机对话等功能,让学生练习按照角色朗读课文,以此加深学生对于文章所要表达思想感情的深度理解。由此可见,教师利用基于信息技术开发出来的教学软件,可以有效为学生提供朗读、阅读训练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基本素养。

(二)利用写字示范功能,提升学生的书写规范程度

写字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小学语文的习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由于教学工具以及示范角度的限制,无法向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全面、及时的写作教学服务,而具备写字示范功能的教学软件就可以有效辅助教师完成习字教学过程,优化习字教学服务。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为例,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生字,且这些生字的笔顺、笔画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教学软件的写字示范功能进行反复练习,优化写字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于学生的握笔姿势、坐姿等进行及时、有效的观察与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升汉字书写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三、借助录播教室,同步优质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基于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录播教室就是同步优质教学资源、缩小教育质量差距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录播教室,及时同步名师课堂、名校课堂等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3]。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为例,教师在得知某校的某位名师将针对本节课进行录播教学之后,就可以及时与该名师取得联系,并引导本班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进入该录播教室进行学习。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该名师准备了精彩的教具和课件展示,列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案例,这些都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热情,深化学生的知识印象。在录播教学过程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反应和互动情况进行针对性答疑和补充教学,从而保证学生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之上,个性化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转变自身思想观念,不断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为学生提升更加优质的语文教学服务,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曾凤林.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22(26):166-168.

[2]冯雪莲.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导学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知识文库,2022(14):55-57.

[3]朱金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当代家庭教育,2022(15):95-9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