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高中思政课堂有效教学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落实,高中阶段教师不仅需要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程序,也需要考虑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完善思政课堂的创新教学,明确学生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实现有效教学。因此,研究“双减”背景下高中思政课堂有效教学,可以很好的了解目前“双减”背景下高中思政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到在教学期间存在的不足和难点,针对这些不足与难点制定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便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推动高中思政课堂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双减”背景;高中;思政课堂;有效教学
“双减”背景下高中思政课堂有效教学,需要从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生活化等适合学生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评价理念的完善、思政教学内容的丰富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师需要掌握有效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引导与培养学生自主完成课程的学习,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政理念,迎合“双减”政策,明确教学的方向和力度。
1.优化高中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科学性
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适应情况,不断追求教学形式的转变,尽可能地带给学生新颖感,避免学生出现知识漏洞,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如可以从情境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议题式教学入手,切实改善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情况,提高教学有效性。在进行情境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现实的场地展示一些实物,打造特定的情境。
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相关的背景和世界格局进行介绍,利用风趣幽默的对比减少其教学的紧张感,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现必然性。这样教学模式与教学背景的融合,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结合思政理念的传递,可以增加学生的思考,达到思政教学的目的与效果,完成思政政治理念的正确宣传,为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建立奠定基础。
2.选择生活化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选择生活化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学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观察,对于一些生活化的场景与特征比较熟悉,以生活化为基础进行思政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使得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以提升。既能够迎合“双减”理念,也能够完成思政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思政认知,感受国家在政策上的改变与调整,关注国家大事,在不断的学习与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政模式,可以更多的培养核心素养较高的人才,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
在进行《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家长的收入情况,观察学生对于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认识,并引导和补充相关细节,加深学生对于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获得学生的认同,让学生能够参与和讨论,给予学生主动的台阶,让学生习惯对于思政内容的探讨,学以致用,达到思政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多的关注和评价网络上的一些新闻内容,明辨是非。
3.完善教师的评价理念,创新思政教学的内容
教师的教学评价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以此,完善教师的评价理念,创新思政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鼓舞,了解自己在思政认知上的不足,完成课后的专项学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政课程成绩。另外,教学评价也可以给予学生学习的建议,学生目前的学习任务以重点学科为主,对于思政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引导学生转变思政理念,构建科学的价值观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发挥思政教学优势的关键一环。
在进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近年来我国的变化和党的领导策略,让学生独立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和针对性调整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给予学生肯定和支持。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明确我国党的全面领导内容,对比党的领导变化,可以主观的感受到党的智慧和方针的针对性。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也能换来学生更专注的学习,创新的教学评价和教学模式,可以焕发教学的新生命,丰富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优化高中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科学性、选择生活化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完善教师的评价理念,创新思政教学的内容等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双减”背景下高中思政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综上所述,高中生的价值观需要依靠思政课堂进行引导,思政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配合才能发挥出思政理念的真实作用,帮助学生自觉进行思政课堂的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仪.“双减”背景下高中思政课堂有效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3,9(10):59-62.
[2]陈姝,王小菊.“双减”背景下高中思政课作业设计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3(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