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发挥语文课堂主渠道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新时代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基于此,文章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分析了发挥语文课堂主渠道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旨在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主渠道;良好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4-
一、验收预习成果,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一直以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都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大部分教师都习惯将这个环节放在课下,认为课前预习就是学生上课之前的事情,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很少单独在课堂上拿出时间验收学生的预习成果,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预习积极性,阻碍着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及时验收学生的预习成果,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另外,教师要灵活利用课堂时间,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强化自主学习能力。[1]
例如,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教师就安排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作者史铁生的故事,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还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总结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为课堂上的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抽出了十分钟的时间验收学生的预习成果,组织了“史铁生故事大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讲一个关于史铁生的故事,并阐述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较高,初步铺垫了课堂学习氛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讲故事和聆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了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对他双腿瘫痪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史铁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喜怒无常的思想感情,成功将自己代入了作者的视角,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总结出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愧疚、怀念之情。
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从思想道德、人生观方面入手,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成果,阐述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从史铁生的故事中感受到了母爱,不由地反思了自己的日常行为,提出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有的学生则从史铁生的故事中受到了人生方面的启发,指出了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勇敢地面对困难。
总之,教师通过验收学生课前阅读成果,并及时给出自己的积极评价,在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的同时,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
二、组织小组活动,汲取团队精神
新课标指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还要善于组织小组活动,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促使学生在参与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汲取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采取任务驱动等方法,启发各小组的学习思路,以此保障小组学习的有效性。[2]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教师就组织了小组活动,具体组织了如下小组讨论活动:1、小组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描述了哪两个地方?作者对这两个地方的情感是什么?文章是按照什么写作顺序描写的?教师通过提出关键问题,成功启发了学生的小组阅读思路,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参与了小组讨论,很快就讨论出了结果,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2、小组研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师将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阅读课文,尝试采取批注法等阅读方法,组内交流文章细节,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每部分的内容,锻炼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选出了小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科学分工,安排组员分别研读文章的两个部分,总结作者在百草园以及在三味书屋的快乐生活,掌握文章的细节描述方法。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教师还针对各个部分提出了几个问题,比如作者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文章哪些部分体现了封建教育的腐朽和失败?你有哪些启示等?在问题支撑下,各小组的合作探究方向更加明确,最终顺利梳理了文章内容,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养成了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坚持读写结合,在随文练笔中受到启发
教师要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观念,组织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促使学生在随文练笔中受到启发。[3]
例如,《济南的冬天》主要描述了济南冬天的场景,充分体验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为了指导学生解读文章的景物描写,体会文章的情感,教师采取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随文练笔的好习惯。
教师从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入手,带领着学生进行了探究,并组织了仿写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使用的修辞手法完成仿写。比如文章中有排比句,即“像我,冬天……像我,冬天要能……怪事”等,学生仿照着这一排比句,尝试描写自己熟悉的景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排比句宏大的气势和精致的文风,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学生也在仿写过程中观察了生活和自然,产生了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另外,教师站在文章整体的角度上,安排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写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写了读后感,重点表述了自己的感想,解读了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有的学生则写了在阅读文章以后对自然美景的印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促使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外,教师要组织小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汲取团队精神。最后,教师要坚持读写结合,帮助学生在随文练笔中受到启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言凤.培养初中学生自学语文习惯和能力的探究[J].学苑教育,2020(24):19-20.
[2]田志刚.转变初中新生的语文学习习惯的一点体会思路构架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