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元评价探究
摘要:新课标教学深化执行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效果,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评价贯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活动。同时教师应当积极分析、检验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和改善作用,促进学生个人道德素养发展,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当巧妙运用多元教学评价方式,利用激励性语言评价艺术,激励学生对道法知识的深度学习热情,提高道法课堂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时,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中展现的学习态度,分析学生在课堂探索中的思维表现,了解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学习水平,全面掌握学生的综合学情,实施客观全面的教学评价。同时教师应当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巧妙运用语言评价艺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促进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学生在课下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
一、准确掌握学生情况,实施客观全面评价
教师在开展综合性教学评价时,首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道法知识学情,兼顾学生课堂中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在参加学习活动时的投入程度。然后教师需要综合评价学生展现出的思想政治素养,了解学生的日常道德品行,通过观察学生的法治观念意识,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考察学生展现出的综合素养水平,从而帮助教师全面均衡的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不仅可以避免依靠考试分数判断学生能力的刻板评价模式,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我们的好朋友”的知识时,教师应当积极分析学生的学情,结合学生从小到大结识朋友、与朋友相处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积极回忆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交朋友困难的根本原因,教授学生学会交朋友的小技巧。同时教师结合学生在探索实践中的学习表现,积极实施客观全面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解决在朋友交往中的沟通问题。
二、巧用语言评价艺术,激发深度学习热情
小学生正是处于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学生容易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教师需要巧妙运用语文评价艺术,积极采用正面激励性的教学评价策略。不仅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道德品行,还可以指引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对自我表现的认知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在学生课堂表现优异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走神、学习专注力下降时,巧妙运用趣味生动的评价语言,指引学生的课堂探索方向,不仅指出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还可以有效唤醒学生深度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探索“说话要算数”的知识时,应当通过生动真实的教学故事,指导学生从故事中体验说话算数的价值,认识失信会造成害人害己,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同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在交流分享中表现出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日常展现的道德品行,然后积极利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指导学生在生活形成诚信的言行举止。
三、运用多元教学评价,提升教育综合实效
在过去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中,往往采用教师为主的评价策略,严重影响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因此教师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持续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在课堂探索的学习意愿,可以积极采用多元教学评价的策略,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等多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价方式,打造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验。同时教师应当重视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身的学习表现,引导学生了解道法课堂中的学习方向。并针对学生的存在问题开展个性化指导,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探索“当冲突发生”的知识时,教师应当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冲突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懂得原谅让人是一种美德,促进学生从自己身上找寻原因,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助力学生形成对事物的客观评价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元评价策略,通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改变学生过去对自我评价的片面现象。
总而言之,新课标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积极优化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坚持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导向,围绕着道法课程的教学目标,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典型行为,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学习进步,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从而全面综合了解学生。同时教师应当巧妙运用语言教学评价艺术,激励学生的深度学习热情,并引入多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价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如何科学运用教学评价结果,提升学生在道法课堂中的探索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意识。
参考文献
[1]吕滢.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21(23):51-52.
[2]李红.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元评价的实践方法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