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策略研究

朱必华 刘睿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3年48期
湖北省沙洋县毛李镇中心小学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品德,让他们从小树立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形成勤劳坚韧、自强不息的品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技能  动手能力  兴趣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8-

近年来,农村小学也出现了一些不做值日生、不想参加劳动、简单的劳动工具不会使用的现象,农村学校的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

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基础。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首先要让他们明白劳动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崇尚劳动的传统。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古训,到“劳动最光荣”的观念,都体现了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劳动的意义更加凸显,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毛主席一生就非常重视劳动,他认为劳动是改变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他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譬如种菜、纺线、植树、挖沟等,体会参加的价值与快乐。

其次要让他们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可以让他们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开始,譬如打扫房间、整理书桌、扫地、简单的烹饪等,逐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还要让他们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比如扫帚、抹布、剪刀、胶水、锤子等,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还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譬如朱德爷爷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他从小就养成了为家庭分担劳动的责任,四岁的时候他就帮妈妈干活,五岁时,他就学着割草、拾柴,帮家里干些杂活,八岁的时候,朱德就跟着大人一道进山砍柴……我们要以朱德爷爷为榜样,在家里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培养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农村小学的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首先要求他们保持个人卫生。每天,家长和老师必须要让他们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譬如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等,这样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其次要求他们自觉整理书包和个人物品。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在学校里,上课之前整理好学习用品;放学之后收拾好自己的个人物品。在家里,整理好自己的房间;上学前,整理好自己的个人物品。每天自觉的整理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生活秩序。

最后帮助他们树立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告诫他们要遵守公共卫生。不管是在学校、家里、还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要随意乱扔垃圾、要爱护花草树木、不得破坏公共设施。培养他们爱惜粮食、生活俭朴的好习惯,这样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三、培养他们劳动兴趣与热情,体验劳动的价值

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劳动兴趣和热情是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劳动的重要手段,农村小学的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他们培养劳动兴趣和热情。

首先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农村的孩子,接触劳动的机会更多,我们可以让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一起劳动,譬如家长和孩子一起种菜、扫地、洗衣服、整理房间、做一道家常菜……孩子与家长交流劳动的过程,分享劳动后的感悟。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价值,还能让孩子对劳动有更真实的感受和认识。

其次要提高他们的劳动兴趣。家长和老师可以创设一些新颖的劳动,然后和他们一起共同来完成。譬如家长或者老师与孩子一起做手工,主要的材料就是普通的纸、平常的塑料、常用的木制材料等,然后大家一起设计,一起动手创作,制作出一些简单的玩具、手工用品、简单的用具等,这样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最后还要让他们学习新的劳动技能。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可以因人而异,让他们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比如裁剪、制作、会使用家长的一些劳动工具等,譬如和孩子一起包饺子,既让孩子学习了怎样包饺子,还能享受到美味的饺子。这样既学会包饺子的新技能,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和创造的乐趣。

对于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加强家校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应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局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劳动情况和表现,同时反馈学生在家的劳动情况和表现,并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劳动教育活动,要让他们获取劳动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我们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劳动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雪.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卞玉昌.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价值与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1,(26):16-18.

[3]刘西亚.陕西省农村小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