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育融合德育的实践路径

任乐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3年52期
昆山昆城外国语学校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还要注重德育的渗透。本文通过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育融合德育的实践研究,探讨了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美育融合德育;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52-

引言

美育与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而德育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将美育与德育融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美育目标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德育目标则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在制定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将美育和德育目标相结合,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同时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如绘画、手工制作、色彩搭配等,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和应用这些技能。而且,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自主选择材料、工具和方法,并进行创新性的尝试。除此之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创作美术的作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目标制定,可以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实现美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

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小学美术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应深入挖掘这些元素,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另外,因为德育元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美术《让我的飞机上蓝天》时,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最新的战机,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美术创作的素材,让学生临摹我国最新的战斗机,另外一方面向学生渗透德育元素,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另外,美术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向学生介绍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除此之外,小学美术教材中还涉及很多关于公民素养方面的内容,如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这些德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时,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的作用,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和引导学生。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小学美术教学中传递的情感。除此之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案例,鼓励学生对实际生活进行仔细观察,在情境中进行感受思考,陶冶学生情操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美术《漂亮的建筑》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通过音乐等方式,营造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建筑的形式,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融入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教学内容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保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开展实践教学,加深学生感受和体验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对于小学美术教师而言,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绘画实践,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绘画,如风景、人物、动物等,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手工制作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提升对手工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手工制作实践,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艺和技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手工制作项目进行实践,如剪纸、泥塑、编织等,让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美术《穿串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工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在手工实践活动中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除上述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如环保活动、义卖活动等,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也可以通过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育融合德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美术作品欣赏、美术创作、美术活动等教学策略,以及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绿娜. 与德同行 以美育人——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德育的渗透[J]. 美术教育研究, 2021, (06): 160-161.

[2]杨春子.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小学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实践[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18): 10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