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我的吃饭我做主:基于自主性培养的幼儿园小班进餐环节优化的实践研究
摘要:作为幼儿一 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进餐环节有着独特的内涵与教育价值。但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会因为技能、习惯和情感上的缺失而造成不会自己吃饭, 不愿意自己吃饭和挑食、偏食等现象。笔者从小班幼儿进餐环节的问题入手,通 过“进餐环境的自我创设 ”、“进餐体验的自我提升 ”、“进餐行为的自我改善 ” 开展基于自主性培养的小班进餐环节优化的实践研究,使幼儿从不愿吃到喜欢吃, 提升了幼儿的进餐感受;从不会吃到自己吃,提高了幼儿的进餐能力;从吃得偏到吃得全, 改善了幼儿的进餐习惯。
关键词: 自主性 ; 进餐环节; 优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52-
一 、 问题的提出
幼儿期是一个人优良品质的定性时期, 是自主性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自主 性发展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内容,理应受到幼儿园教育的关注,在幼儿期就促进 其自主性发展,能够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只有自主性为核 心的积极人格得到成长,幼儿才具有积极的自我认识,才可能趋向自主化的生活, 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任何时候都能主动追求真善美,既能主动积极参与生命活动, 又能自我控制, 自我负责。
作为幼儿一 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进餐有着独特的内涵与教育价值。小班幼 儿刚从家庭步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可塑性强,正是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 期,教师如能针对性地关注和引导幼儿自主进餐,发展其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自主性的形成。
(一) 小班进餐环节常见现象及存在问题
案例 1: 不会用勺子的安禾
“老师,安禾吃得好脏。”老师走过去一看, 发现安禾的桌面、椅子底下有很多饭粒和菜。安禾委屈地说: “我不是故意的, 勺子太难用了。 ”
分析:观察发现,家中长期的家长喂饭行为,使安禾在幼儿园还不能习惯自 己用餐,更无法正确地掌握握勺姿势,这直接导致用餐过程中孩子不能顺利将食 物送入口中,幼儿园的餐盘比较浅,食物更容易掉到餐盘外,而周围小伙伴的指 责,使安禾产生了对用餐这件事的挫败感,更加抗拒午餐环节 。因此,正确地使用餐具, 是幼儿独立进餐的前提条件。
案例 2:.听到吃饭就哭的斌斌
午餐前,小朋友们一个个洗完手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听故事,保育员老师推着 餐车过来,老师说:“ 小朋友们,我们要准备吃午饭了。”突然,听到斌斌“ 哇 ” 的一声哭了起来,老师问斌斌:“斌斌,你怎么了呀? 为什么哭呀? ”斌斌抹着
眼泪, 抽泣地说: “我想奶奶了。 ”
分析: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面临着对周围人情感上的需求及对离开亲人产 生的分离焦虑,由于生活经验及交往能力的缺乏,会使其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情 况。因此,进餐这个在家中和谐温馨的场面就更容易让孩子浮现出亲人在身边的 情景,斌斌对奶奶的“想念 ”,不仅是情感上的挂念,更深层的原因是自身能力欠缺, 急切需要成人的鼓励与助力。
案例 3:不爱吃菜的孩子
幼儿园今天准备的午餐是扬州炒饭,饭里面有胡萝卜、甜豆、玉米, 小朋友 有序取餐后, 开始安静就餐, 小季小朋友拿到饭以后, 迟迟不动, 勺子也不拿, 皱褶眉头。教师走过去问:“ 小季, 你怎么了? 怎么不吃呢? ”小季说:“我不 喜欢吃甜豆、胡萝卜。 ”教师说:“ 你尝一 口试一下,好吗? ”于是小季吃了一口甜豆, 刚放进嘴巴, 就吐出来了。
分析: 小季是班里比较挑食的孩子, 特别不喜欢吃蔬菜, 对于老师的鼓励、劝说他都无动于衷, 每次都吃到最后一个, 把饭菜倒掉 。在家长这里也了解到,小季在家也是如此,妈妈平时专门做孩子爱吃的菜,小季喜欢红烧肉,妈妈就烧 红烧肉,不喜欢吃的菜就不烧,这样时间久了,小季便被动地养成了不吃蔬菜的不良习惯。
(二)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统计与分析
笔者对小一班 24 名新生进行了家访, 了解到大多数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存在着不主动吃饭需要喂 、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 、进餐速度慢等各类问题。
幼儿的进餐问题不仅受环境的影响,还受对周围人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小班幼儿, 年龄越小, 受环境和周围人事物的影响就越明显 。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的利用环境和情感的积极作用, 优化幼儿的进餐环节。
二、基于自主性培养的小班进餐环节优化的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性培养的小班进餐环节优化的实践中, 教师基于“ 以幼儿为中心 ” 的理念,在合理的情况下允许幼儿自己做选择并尽可能让幼儿自己做主,通过“进 餐环境的自我创设 ”、“进餐体验的自我提升 ”、“进餐行为的自我改善 ”优化 进餐环节。从“餐厅我来扮 ”、“伙伴我来选 ”、“菜单我来定 ”等一些列活动, 把进餐的主动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做进餐的主人,进而改善幼儿的进餐习惯和行为。
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我们也需要不断进步,不断发现和探索无限的教育机会, 帮助年幼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
2.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