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分析

张媛媛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4年1期
四川师范大学 610066

摘要: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素养导向”。此文对之前有关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英语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提出了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唯分数论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应如何正确认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将其落到实处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文献综述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经济合作组织(OECD)于1997年开始研究素养的项目,在2003年出版了名为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的研究报告中首次使用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经合组织定义“素养”为“素养不只局限于知识和技能,而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1]。2016年,林崇德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界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21世纪中国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教育部也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其中包含三个方面六大素养: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3]。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教育部组织修订高中课程标准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学科核心素养”,在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中没有沿用2017年版课标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直接采用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其中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能够培养的核心素养

(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

从2001年至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五个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2001年版课标覆盖了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首次提出1-9级英语课程目标。2003年版课标则将初中和高中分开。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课程目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虽然没有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纳入进来,但这种分类相较于之前只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目标有了跨越性的进步。2017年的课程标准明确区分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并融入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2022年版新课标沿用2017版的基本框架。

(二)英语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英语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性质来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工具性就是指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可以用来进行交流沟通,人文性是指英语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全人发展也就是核心素养[4]。

从英语课程的内容来看,英语课程内容包含六个要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包含文化知识、学习策略等。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基于各种语篇开展学习活动,除了学习这些语篇涵盖的语言知识外,还要学习其蕴含的文化知识,分析其主题意义等,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技能外,还要涉及情感态度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自身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单单是记忆、理解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英语课堂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包括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涉及了许多思考、分析、比较、评价、创造等高阶的认知思维活动。总之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核心素养的内涵

要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即要将英语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十分重要的。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这四点在2017年课标中有着明确的阐述,在2022年新课标中对于核心素养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

2022年新课标指出,语言能力是运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知识及各种策略,在特定情境下参与语言活动时表现出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语言能力应是在特定情境下展现出来的,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英语不单单是一门语言,它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仿佛是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我们通过这个钥匙,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从而对不同的文化有着自己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影响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思维品质指人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8]。学习能力指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8]。学生不仅要有学习策略还要有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才能够把学习策略有效地运用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启示

(一)对义务阶段英语教学的启示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应当具备相应的素养,这样教师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其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从而形成自身的优秀素养,成为学生的榜样[9]。英语教师应加强对于汉语语言文化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化的比较以及提升文化自信。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核心素养的视角解读语篇,充分挖掘语篇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以及主题意义,分析其教学价值,并且在教学中理清核心知识的基本结构,挖掘知识的思维功能、思想文化功能、情感,使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活动的时候能够结构化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迁移的关键,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对义务阶段英语学习的启示

核心素养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建构,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积极单词,背背课文,做做练习题,其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现在的学习不再是一味地输入语言知识,学生应深入理解并挖掘语言背后的意义,并且能够在恰当的情景下进行使用。这其中也离不开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中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提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因此,学生应增强学习的自主能力,提高搜集资源的能力,也可以进行小组的合作,在课后积极地进行英语练习,主动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迁移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赋予基础教育以新时代的内涵[J]. 基础教育论坛, 2016(15): 64.

[2]林崇德. 核心素养概念的内涵[J]. 基础教育论坛, 2017(24): 1.

[3]程晓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13-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