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学科“学业评价”校本实践的研究

曹创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4年6期
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 2253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基础教育中,音乐是基础教育中最主要的一环,其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评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估的校本研究,希望能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小学音乐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基本知识与技能、音乐审美与表达能力、音乐创作与创造能力、音乐文化的领悟与传承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校本实践策略,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学校音乐教育;核心素养;学校教育;学校实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4)-6-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目标已经被确立。在基础教育中,音乐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教学与评估,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的音乐学习评估倾向于过分强调学生的音乐技巧和演奏技巧,而忽略了对学生音乐审美、创造、文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评价,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评价,是当前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以核心素养为视角的小学音乐课程学习评估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学习评估,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发展上,它包含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音乐审美和表达能力,音乐创作和创造能力,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

(一)基本的音乐常识和技巧的评估

音乐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乐理、乐谱、乐律、乐律等。对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可采用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其与学生的演奏相结合,考察其在音乐技巧上的运用与发挥。

(二)对音乐的美感和表现力的评估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达能力。对学生音乐美感和表达能力的评估,可以从音乐表演、音乐作品的聆听和音乐作品的分析三个方面来进行。并将其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表现相结合,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三)对音乐的创造性和创造性的评估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对学生音乐创造力和创造力的评估,可以从音乐创作作品的分析、音乐创作的过程的观察、音乐创作的思考三个方面来进行。并将其与学生在音乐演奏及学习中的创造性表现相结合,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四)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继承能力的评估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对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的分析、对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的评估,可以从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方面进行。并将其与学生在音乐学习、演奏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素养相结合,对其音乐文化的领悟与继承进行综合评估。

二、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校本课程评估实施对策

(一)评估的内容多样化

要从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音乐审美和表达能力、音乐创作和创造能力、音乐文化的理解和继承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特长发挥,并对每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

(二)考核方法的多元化

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包括课堂测试、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音乐表演、音乐作品展示、音乐创作等多种形式。这些评价方式可以相互补充,全面反映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水平。同时,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三)评估对象的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是多元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核心音乐素养进行适时的引导与反馈;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并将自己的评价与同伴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父母也要多加注意,多给他们一些帮助。这种多元的评价主体,能够在教学上形成一种合力,使学生的核心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以学校为本的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

以某小学为例,该校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积极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校本实践。首先,学校制定了详细的音乐核心素养评价标准,明确了评价内容和方式。其次,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音乐节、音乐会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同时,该校还加强了音乐文化建设,邀请音乐家进校园、举办音乐讲座等,以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学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与挑战。首先,高校音乐师资短缺、教学设备落后是制约高校音乐教育质量与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次,由于不同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另外,由于传统的教学评估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如何将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学习评估真正地贯彻到教学中去,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五、结语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音乐学习评价为基础的学校教育活动。采用多种评价内容、多种评价方法和多种评价主体,才能对学生的核心音乐素养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大对学校音乐师资的培养力度,完善教学评估体系与方式,以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要以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为重点,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对小学音乐“学业评价”进行校本教学的目的与构想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宋国萍.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音乐学科"学业评价"校本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学, 2021(9):2.

[2] 宋国萍.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音乐学科"学业评价"校本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学, 2021, 000(009):P.52-53.

[3] 桑丙子.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音乐学业质量评价的研究[J].[2024-03-12].

[4] 李颖.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学业评价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 2020, 000(053):155-156.

[5] 安雷雷.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J].北方音乐, 2018, 38(8):1.DOI:10.3969/j.issn.1002-767X.2018.08.1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