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班主任如何在 “协同育人”理念下打造“班级成长共同体”的策略研究
摘要:在协同育人理念下,班主任需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策略实施,积极打造班级成长共同体。此举旨在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家校合作及推动教育改革。通过建立共同目标和价值观、促进交流与合作、关注个体差异、构建积极班级文化等策略,班主任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协同育人;班级成长共同体;班主任;教育效果
引言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协同育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合作,以实现更全面、更深入的教育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班级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单元,也需要构建一个能够促进班级成员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班级成长共同体”。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需要发挥关键的作用,运用有效的策略来打造这样一个共同体。本研究旨在探讨班主任如何在“协同育人”理念下,通过一系列策略来打造一个具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注重交流与合作、关注个体差异、构建积极班级文化的“班级成长共同体”。
一、协同育人理念在班级成长共同体中的意义
在协同育人理念下,班级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涉及班主任需要与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教育合力。这不仅能提高教育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适应能力[1]。班级成长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注重个体差异和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需要注重家校合作。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教育效果,同时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感和责任感。班级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实践协同育人理念,班主任可以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教育效果。同时这也将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协同育人理念在班级成长共同体中的实践
班主任应积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定期分享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2]。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微信等方式,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活动: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如文化节、运动会、社会实践等。这不仅能增强班级凝聚力,还能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班级文化和教育方式,促进家校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创造机会让学生与老师有更多的交流,如:固定时间,让学生咨询学习问题。利用群聊、在线学习平台,鼓励学生随时提问。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邀请外部专家,提供更深入的学习指导。组织实地考察或社会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与老师互动。这样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提高教育效果。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式,营造一个和谐、互助的班级环境。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如班委选举、纪律维护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组织各类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如讲座、展览、社会实践等。这些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可以通过定期的谈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三、班主任在打造班级成长共同体中的策略
班主任应与班级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目标和规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这可以通过开展班级讨论、征集学生意见等方式实现。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多种渠道和资源,拓展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活动等,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了解和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定期的谈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培育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3]。可以组织班级文化活动、制定班级口号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班主任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技能,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成为学生成长的榜样。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整合校内外资源,为班级成长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持。可以建立开放的家校沟通渠道、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活动等方式,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加强班级团队建设,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制定班级规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束语
在协同育人理念下,班主任应积极打造班级成长共同体,通过建立共同目标和价值观、促进交流与合作、关注个体差异、构建积极班级文化等策略,提升教育效果,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同时,班主任还需发挥自身榜样作用,促进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这一实践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其元.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高职班级管理创新研究——以思政课教师兼任班主任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9):106-108
[2]杜娟.班主任与班级发展共同体的建设[C]//“未来班级与班主任核心素养和能力”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学术论坛.2016
[3]卓月琴.创建“三共”家长沙龙:从家教指导到协同育人——班主任角色功能新探索[J].现代教学,2020(15):118-120